文章

热评:朝核危机下的东北核安全

发布时间:2017-9-5 17:43    来自: 环球时报

朝鲜于3日中午进行新的核试验,中国外交部当天下午表示,中国政府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并予以强烈谴责。



中国、韩国、美国的地震台网于北京时间31130分同时测定,朝鲜丰溪里一带发生地震,中国地震台报的震级是里氏6.3级。朝鲜于3日下午宣布,朝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下令进行了氢弹试验,试验取得成功。

这是平壤逆联合国安理会和整个国际社会的意志做出了又一次错误选择。这次核试验将严重导致半岛紧张局势新的升级,并有导致东亚战略出现坍塌的风险,推高各方产生误判而导致局势失控的危险。



对中国来说,目前最重要的是加强监测,确保一旦朝鲜这次核爆出现核泄漏,我们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及时通报东北地区民众,并采取各种紧急应对措施。事实上,在这之前分析界对朝鲜可能于近日搞新的核试验已有预测,政府无疑提前做好了应急准备,而这一机制相信已经迅速启动。

3日中午,东北靠近朝鲜的地区多地有明显震感,建筑物摇动明显,民间出现大量议论。在这之前朝鲜5次核试没有造成核泄漏,平壤信誓旦旦地宣称它的地下核试验不会造成任何泄漏,还表示它会为离核试验场更近的朝鲜民众负责。我们希望朝鲜这不仅仅是说一说。

无论朝方如何表示,我们相信中国政府都会提高警惕,在这个时刻不会有一丝一毫的松懈和侥幸。据《环球时报》了解,吉林白山、黑龙江牡丹江等地3日中午刮的是1级西风或西北风,风小,且风向是从中国边境地区向外吹的。

朝鲜最新核试爆和最近的一系列中远程导弹试验显示,平壤软硬不吃,它决心获得中远程核打击能力,不会向任何外来压力屈服,朝核问题几近成为死结。



中国需面对这一复杂态势保持高度冷静,从中国的国家利益出发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中国社会从中面临的风险。

中国东北的安全是第一位的,我们需要通过各种管道明确告诉平壤,它的核试验不能污染中国东北。中国的战略安全与环境安全是中国对其采取克制行动的底线。希望中朝之间能够通过沟通将这一点讲清楚,让朝方充分了解中国这一态度的严肃性、严重性。如果朝方守不住这条底线,它自己的国土连带中国东北遭到污染,那么中朝关系目前的框架将不复存在。

朝鲜的最新核导活动必将导致安理会围绕对它进行新制裁开展讨论,增加制裁将不可避免。但我们认为,尽管中国社会对朝鲜举行新的核试验很生气,我们还是要避免冲动,中国不应轻易同意对朝鲜采取类似全面禁运的极端制裁手段。

一旦中国完全切断对朝鲜的石油供应,甚至关闭中朝边界,能否做到阻止朝鲜核导活动尚不确定,但中朝全面、公开的对立将很可能发生。那样的话,中朝矛盾就将至少成为一段时期内围绕朝鲜半岛最突出的矛盾,中朝对立将压过美朝对立吸走高度紧张局势的大部分能量,华盛顿和首尔也就实现了将朝核问题外包给中国的目的,这完全不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

所以,在朝鲜核活动没有污染中国东北的情况下,中国制裁朝鲜的态度应避免像美韩那样激进。朝核问题的根源是美韩同盟的军事打压造成了平壤的严重不安全感,平壤错误地将拥核看成是******生存的唯一保障,并且认定获得对美国本土的核打击能力是自己安全突围的关键。中国不能在这场复杂、尖锐的博弈中跑到冲锋陷阵的位置上。

中国是大国,中国的议程和利益是面向全球的,朝鲜半岛的问题永远都不会是中国注意力的全部。与此同时,中国社会在保持多元丰富的同时有着高度的凝聚力,党和政府有充足能力团结、引领社会,什么样的挑战都休想撼动我们。

原标题:社评:中国该如何应对朝鲜新核试

 

上一篇:美国核工业的“三岔路口”下一篇:《核安全法》2018年施行 学者吁核损害赔偿单独立法

推荐阅读
刚刚!又一台核电机组首次并网成功
刚刚!又一台核电机组首次并网成功
4月9日20时29分,中广核广西防城港核电站4号机组首次
中国广核披露一季度发电量及11台核电机组建设情况!
中国广核披露一季度发电量及11台核电机组建
4月9日,中国广核披露2024年第一季度运营情况。2024年
首届核能峰会举行,核能复兴开始……了吗?
首届核能峰会举行,核能复兴开始……了吗?
3月21日,首届核能峰会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会
我国在建核电机组 26 台,保持全球第一
我国在建核电机组 26 台,保持全球第一
近年来,中国核电产业迎来了重启后的审批和建设高潮。
约占全球三分之一!全球核能发展迈出稳健步伐
约占全球三分之一!全球核能发展迈出稳健步
据路透社报道,国际能源署近日发布的报告预测称,2025
核电离拿到绿色“身份证”还有多远?
核电离拿到绿色“身份证”还有多远?
“作为稳定可靠的优质绿色低碳电力,核电迄今未被纳入
精彩图片
  • 刚刚!又一台核电机组首次并网成功
  • 中国广核披露一季度发电量及11台核电机组建设情况!
  • 首届核能峰会举行,核能复兴开始……了吗?
  • 我国在建核电机组 26 台,保持全球第一
    关注我们
  • 微信公众号:
  • NuclearNet
  • 扫描二维码加关注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联系我们|网站声明|中国核网-核能领域第一垂直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