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可再生能源有补贴 核电需要公平竞争环境

发布时间:2017-12-28 20:18    来自: 中国核网

核能目前是全球第二大能源。对于低碳排放的国家,核能是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没有一个国家能在不使用核能的情况下实现碳减排。

世界核协会(WNA)总干事丽欣世界核协会第41届年度会议上表示,计划在2050年之前,建设1000 GWe核电装机容量。如果世界要确保实现国际能源署(IEA)提出的将全球温度升幅控制在2以内的气候变化目标,这一行动十分重要。

核能地位不可动摇

仅有核电能在确保实现气候变化目标的同时为满足全球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提供清洁、廉价和可靠的电力。核能目前是全球第二大能源。对于低碳排放的国家,核能是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没有一个国家能在不使用核能的情况下实现碳减排。

2050年之前建设1000 GWe核电装机容量是一项相当艰巨的任务。如果要沿着既定的发展目标前进,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核电机组的建设周期正在缩短。最近五年中,核电机组的平均建设周期为5.5年。当然,有一些机组的建设出现了长时间延误——决策延误和建设延误。但总体而言,在缩短平均建设周期方面取得了极好的成果。

此外,每台在运机组的年度发电量越来越高。20世纪80年代,(全球核电机组的平均)负荷因子约为60%,目前已达到约80%。负荷因子正在上升。这些数据来自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动力堆信息系统(PRIS)数据库,其中包括目前停运的日本核电机组。这意味着,如果仅计算目前正在运行的核电机组,全球核电机组的平均负荷因子会超过80%。其他类型的电厂均低于这一水平,例如太阳能和风能电厂的平均负荷因子仅为10%15%

瑞典是一个小国快速实现核电发展的样板。虽然只有800万人口,但瑞典在10年内建成了10台核电机组。这一事实驳斥了小国不能发展核电的谬论。沙特也是一个小国,但该国正在建设4APR-1400核电机组。

三个支柱领域

为实现新建1000 GWe核电装机容量的目标,核工业界必须在三个支柱领域获得支持,即公平的竞争环境、协调的监管过程和有效的安全范式。为所有低碳技术设定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对于确保环境质量十分宝贵,对于确保能源供应的可靠性和降低电网系统费用也十分宝贵。

应对市场进行改革,以支持资本投资,在考虑拟采用的发电技术时将电网系统费用包括在内,取消仅对核电征收的税费,改革补贴制度,资助低碳排放,正确评价能够一周7天每天24小时不间断供电的可靠能源的价值以及支持创新型融资方案。

只要可再生能源能够继续获得补贴支持,导致批发电价持续走低,核电就不能得到公平的竞争市场。虽然当前美国的天然气价格很低,但电价中没有包含化石燃料电厂因碳排放而需承担的费用。

此外,未来核电发展还需要在下述方面努力:提高核电机组设计的标准化,简化许可证审批程序,协调和更新全球法规和标准,降低国际贸易的阻碍以及实施更有效的安全监管。核工业创新需要开展新技术的研发以及使新技术及时获得许可。

安全范式是指从社会角度真正增加公共福利,同时也意味着确保全球核安全以及对核技术及其使用的信心。

核电的替代技术实际上比核电更为危险。世界核协会(WNA)总干事丽欣提及了瑞士保罗谢尔研究所(PSI1998年公布的一份报告。这份报告研究了全球范围内与能源设施相关的事故,并得出结论:在超过5人死亡的1943起事故中,水电站的事故数量最多,其次是燃煤电厂和天然气电厂。

声明

以上内容由中国核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中国核网” 

 

上一篇:环保部贾峰: 核电如何让公众接受?下一篇: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徐玉明:中国核电处在窗口期 面临诸多挑战

推荐阅读
刚刚!又一台核电机组首次并网成功
刚刚!又一台核电机组首次并网成功
4月9日20时29分,中广核广西防城港核电站4号机组首次
中国广核披露一季度发电量及11台核电机组建设情况!
中国广核披露一季度发电量及11台核电机组建
4月9日,中国广核披露2024年第一季度运营情况。2024年
首届核能峰会举行,核能复兴开始……了吗?
首届核能峰会举行,核能复兴开始……了吗?
3月21日,首届核能峰会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会
我国在建核电机组 26 台,保持全球第一
我国在建核电机组 26 台,保持全球第一
近年来,中国核电产业迎来了重启后的审批和建设高潮。
约占全球三分之一!全球核能发展迈出稳健步伐
约占全球三分之一!全球核能发展迈出稳健步
据路透社报道,国际能源署近日发布的报告预测称,2025
核电离拿到绿色“身份证”还有多远?
核电离拿到绿色“身份证”还有多远?
“作为稳定可靠的优质绿色低碳电力,核电迄今未被纳入
精彩图片
  • 刚刚!又一台核电机组首次并网成功
  • 中国广核披露一季度发电量及11台核电机组建设情况!
  • 首届核能峰会举行,核能复兴开始……了吗?
  • 我国在建核电机组 26 台,保持全球第一
    关注我们
  • 微信公众号:
  • NuclearNet
  • 扫描二维码加关注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联系我们|网站声明|中国核网-核能领域第一垂直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