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221基地的建筑遗存及其它

发布时间:2019-7-12 09:53 原作者:李宗兴   来自: 梁子故事

应青海海北州有关部门之邀,于20196月上旬赴青海221基地旧址一游,这是我从1965年离开后的第一次回“老家”。正是:

故地五十四年前,

别梦依稀换人间。

今朝强国有重器,

昔日建业在草原。

青春少壮愁无处,

耄耋老朽笑逐颜。

觅迹寻踪访故地,

云淡风轻湛蓝天。


其实,魂牵梦绕萦怀心系者,是二二一基地建筑物的遗存可否还保有本来面目?还能否相认?还能否找回过往的足迹,以慰一鳞半爪的回忆?

 

本来,机构撤消了,基地的所有权已属地方政府,遗留的建筑物,不管它是科研、试验、办公、生产,抑或是居住、食堂、医院、商店,不管它是红砖单身楼还是黄楼,还有那座名震西北的大剧院……都成了历史建筑,最有权处置的是当地政府。


但是,这些遗留的建筑物承载了太多的历史记忆,都很值得保存和纪念。因为它们具有时代特征和历史风貌,更有核武器研制的行业特点和建筑特色,极具纪念意义。


它们与那些造“两弹”的功勋科学家有缘,与千万个普通的第一代建设者有关;它们与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的诞生紧密相联。它们是非常值得纪念的载体,具有教育意义。

 

历史建筑,虽然不构成文物,但是它被定位于普通建筑和文物之间,当今社会为业界共识,它成了专有名词。全国各地区各城市都愈来愈重视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利用,尤其在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工业建筑遗址被确定为历史建筑,保留了下来,得以维护、改造、利用,以新的形式延续着它的生命价值。


所幸,海北州政府有创见,做了保护工作,它们成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组成部分。可惜,不足的是动手晚了些,六厂区爆轰试验场的建筑,六剩其一,值得纪念的曾做过大型爆轰试验的也是代表利用高速转镜光学测试手段的608614等工号不见了......


其它厂区也有一些类似的遗憾,相信那是退役工程实施时为了清除污染不得不做的。这里归纳记录的只是一部分照片,分门别类简述于后,以满足离开后再未到过现场的原二二一人的怀旧探奇心。

 

1 有爆炸危险性的试验建筑(六厂区、四厂区)

六厂区是爆轰试验场,有六组适用于不同炸药当量、不同测试手段(如电学、光学、射线加速器等)的爆轰试验建筑物,爆轰试验时它们对周围的影响是爆炸产生的空气冲击波和爆炸产物飞散,以及可能由此引起的草原火灾。


各爆轰试验场以此确定最小的安全距离,因此六厂区建筑物分散,占地面积较大。656爆轰试验场,是目前原子城保护利用最好的一处遗址,也是公众旅游参观最受欢迎的景点之一,很有创意的管理者根据公众的需要,室外新增加了一些内容,如塔架钢球、功勋纪念墙等,室内布置了简单的图片说明和蜡像。

 

退役时建设的号称亚洲第一坑的污染废物填埋坑,就在656附近。

656正面墙  装甲钢板及X光机测试孔  

656背面墙 出入口、通风口及备品备件临时储存间

656沙坑前广场,新建的“两弹”功勋浮雕墙

656沙坑前广场,浮雕墙前的石刻铭文

六厂区其它几个爆轰试验场有不同的命运,如前所述。我们这次没有亲自到废弃的现场去看,特选用《梁子故事》的照片列与此,记录这段历史,也以此面貌向世人昭示着过往的功绩和岁月的沧桑。

608试验场

614试验场

610试验场

636试验场

651试验场

四厂区的功能是产品和部件的环境试验。炸药部件的任何状态试验都是有爆炸危险的,建筑布局上要满足最小安全距离要求,个体建筑物都有土围堤防护,设有安全通道。遗存的建筑物保留了外观的完整性,内里已经没有任何东西。


据说,政府与民间资本合作,对于各厂区有不同形式的承包管理合同约定,四厂区的管理者对于厂区的环境美化和人文建设下了工夫,建筑物内如何不得窥见,不见游人,我们只在外围拍了照片。

2、有危险性的生产建筑(七厂区、二厂区)

二厂区属火化工厂房,承担炸药部件的研制。炸药的浇注、加工、成型、检测、运输、储存。每个工序都具有爆炸危险,厂房布置有最小安全距离要求,万一偶然性安全事故发生时不要波及周围工号,以及场区内车辆和行人的安全。因此各个工号都有土围堤防护,出入走安全通道。


根据《梁子故事》提供资料,二厂区从19691114日到1971322日先后曾发生过四次爆炸事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牺牲12人,重伤2人,轻伤1人),最后结论都属于责任事故。从工程设计角度看,几次爆炸事故的爆炸产物包括冲击波、地震波、飞散物等都没有对周围工号造成次生灾害,土围堤起到了作用。我们这次到229-1现场,已经看不出任何痕迹。


生产车间内因为有粉尘污染,退役时按退役设计流程进行了严格的拆除、铲掉、掩埋、销毁、清洗。现在看到的厂房都是残缺不全的,所有设备、管道拆除干净,有的门窗也全部卸掉了,有人说厂房都是无火花的,所有转动部件包括吊车轮轨、轴承、合页等都是铜合金的,拆成废品也有相当的价值,就急着拆掉了,这当然是玩笑话。


转动部分处的累积灰尘是非常危险的有害的,有可能因火花引起爆炸,必须彻底清除。拆门窗拆管道、铲除墙面地面、清洗屋架屋面也是根据监测情况,按不同要求和条例进行设计施工的。


像二厂区这一类建筑物的保护和利用国内并没有成熟的经验,恐怕也不宜再投入过多资金进行改造维修。能正常的保护,不要再遭人为的破坏,使其尽量延长存在时间,使公众参观时有亲临其境的感受,也算是物尽其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厂区似应开辟一间陈列展览室,除文字说明外应展示厂区的总平面布置或模型,还应有特殊贡献的人物介绍,比如炸药加工成型的开创者、第二生产部主任钱晋教授,人们不应该忘记他。

二厂区的部分车间

 七厂区是核材料核部件研制生产实验室和厂房(一厂区有部分车间如102也有核部件加工工段),极具事业特点,有放射性污染和剂量防护要求。七厂区是两弹制造的核心分厂,也是苏联专家撤走时没有留下资料专门卡我们脖子的项目,工程设计、工艺设计、设备制造是完全自力更生建设的。


也正是由于放射性污染严重,退役时清除的彻底,在后来的人们心理上仍留有阴影,至今也没有得到过多地管理者的关注,遗存的部分建筑物也不知如何处置。相信游客也不会有太多的关心和兴趣,更没有必要进入室内参观。


像二厂区一样这类建筑物如何维护和利用值得研究,不宜再投入大量物力财力去维修改造是对的。但是在七厂区工作过的科学家、科技工作者功劳是不可泯灭的,是否也应该在厂区入口处开辟一展室或建一纪念墙?展示其光荣的传统和历史场景并加以文字说明,以教育后来者。

七厂区部分照片

3、科研实验室建筑

一厂区,是机械、电子、核部件的加工及装配分厂,也是科研中心,是二二一厂建筑面积最大的一个分厂。标志性建筑105大楼和101104车间,以及后建的电视转播塔等,102车间还承担了核材料和核部件的加工,为两弹的研制出力不少。


105大楼是苏联专家指导下在北京三室时设计的,他们撤走后,根据当时科学家们的攻关情况,结合国情,我们在二二一现场重新做了设计。105大楼建成后主体为九院设计部的办公楼,实验部也占了一部分,北京理论部出差上来的也在此办公,所以这里留下很多科学家的身影和记忆。


应该仿照绵阳梓潼两弹城的做法,辟设XXX工作的地方(如钱三强、王淦昌、朱光亚、彭桓武、郭永怀、陈能宽、于敏、程开甲等两弹元勋科学家,设计部主任龙文光等人也应该有一席之地)。

一厂区部分建筑与105大楼

同样道理,在总厂行政办公楼也应该设XXX办公室(如李觉、吴际霖、赵敬璞、刁筠寿、李信、王志刚等),这是一己之见。

221厂总厂行政办公楼旧址

原设计为十一厂区炸药专用铁路装卸台,后来改变用途,现通称为上星站,第一颗原子弹就是在此装专列火车外运到国家试验场的。


4、一般生产性建筑(没有拍照留图)

八厂区汽车修配厂,十厂区机加机修和气体生产厂都是普通生产厂房,这次没有到现场去看,也没有留下照片,不知道还遗存哪些建筑物。九厂区油料仓库早就废弃了,十七厂区为粮油日用百货一般性仓库,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十二厂区主要装卸台、十三厂区铁路编组站、十四厂区热电厂已经废弃不用,电厂的建筑物仍保留着。十五厂区水源地水厂、十六厂区污水处理厂仍旧在使用着。

 

5、行政办公及公共建筑

二二一厂遗留的公共建筑很多,办公楼、科技图书馆、档案馆、影剧院、邮电局(含地下人防指挥中心)、矿区公安消防等建筑设施,至今都保存完好,旅游参观者众。承蒙《梁子故事》编辑部负责人梁益福、徐金环二位友人陪同参观了这些历史建筑。


其实,像地下人防指挥中心,笔者虽然是主要设计者,1965年建成交付使用时,已经离开草原到了902地区,说不清如何选址在此,也道不明矿区邮电局与之的隶属关系。有回忆者称,人防指挥中心建成后,为了隐蔽和保密,矿区邮电局才迁到此处,并把地下室入口圈到院子里,此说有一定的可信度。

 

影剧院是委托在西安的建筑工程部西北建筑设计院设计的,1200座位,内部装修不算豪华但高雅,皮质座椅,音响灯光一流,当时号称西北第一影剧院。


外包设计的背景是二二一厂设计处这时已经改成九院工业建筑设计分院,九院领导说(大意):我们自己的设计院主要精力要放在基地的科研生产试验工程设计上,还要抓紧总结第一套建设经验,准备第二套工程的选址和建设,民用的、外围的、不保密的工程项目尽量委托外面的专业设计院完成,外包工作由建筑设计分院负责实施。

影剧院

地下人防指挥中心入口

地下人防指挥中心内景     

6、黄楼住宅、红楼单身宿舍区

无论是红楼还是黄楼,早期(1960-1964)都做过办公楼,从帐篷搬到红砖单身宿舍,从红砖单身楼搬到******住宅楼,也都发生过领导带头让房子的事情。


当时住房紧张,尤其是1963年大会战开始后,大批科技人员到现场,办公室不够分配,厂级领导是最后一批从帐篷搬出的,当时的口号是,办公优先,科技人员优先。


黄楼是按单元住宅楼设计的,建成后老资格的双职工优先搬进,年轻的双职工多是几家合住一个单元,每家一间房,共用卫生间,有新结婚的分不到房,有时厨房也安排一家。

黄楼

 厂级领导也住进了黄楼,办公兼宿舍,也有两人合住的,也有领导坚持在单身楼住集体宿舍的,先人后己顾全大局形成一种风气。普通职工也有谦让,双职工腾出住房让两地分居短期来探亲的暂住,自家两口分开,各自临时住单身宿舍。当时总厂行政房产部门经常敲锣打鼓到各单位送表扬信,表扬临时让住房的职工。


1963年以前设计处的办公楼就是最西边的一栋红砖单身楼,坐西朝东(见下图),现在依稀可辨当年的影子。一层均朝向街道毁窗开门变成了饭馆商店,朝东的一面则围栏篱笆堆放杂物,破烂不堪,形成了大杂院。

221厂红砖楼

再往东朝南的红砖楼共有四栋 ,中间是一个小广场和职工食堂,食堂西边两栋分别是总厂的计划财务、设备材料、技术监督等职能部门和总厂领导机关及******保卫保密等部门。食堂东边的两栋有行政后勤等部门的办公室,也有一部分做了双职工的住房。

红星饭店(资料图片)

 总厂的大食堂没有找到,依稀记得在食堂前搬凳子看露天电影,在食堂内参加周末舞会的感觉。梁子说此处后期是红星饭店,现在旧址处为海北州平价超市。

 

黄楼区没有大的变化。1965年以前,红砖楼以北没有多少建筑物,只有低矮的百货商店、理发馆等服务设施的砖混建筑,站在简易的土石公路上能看到不远处的热电厂,也依稀能看到远处的二分厂,东北方向能看到一分厂。


设计处的办公楼已经是最西边的建筑,再往西是一望无边的草地,设计处开荒种青稞、土豆、胡萝卜的耕地就在附近,现在是一片住宅区、商店,节次鳞比。


7、退役后地方政府建成的纪念性建筑

退役工程完成后,通过国家验收,19946月正式将基地原有建筑物及设施移交给海北州政府,基地改名西海镇。新华社昭告世界,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完全退役,全面对外开放。

200511月确定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命名为“原子城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原子城的名字正式提出,2007年相继建成了原子城纪念馆、主题文化公园、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纪念碑、在二二一基地工作过的人名墙等。

感谢纪念馆周广静主任陪我们参观,感谢梁子和徐金环同志亲自讲解,使我们受到难以忘怀的教育。

人名墙上能找到我们熟悉的九院的老人,也看到一片现在在绵阳的设计院的老同事,有的人名因为长期锈蚀已经模糊不清,有的名字擦拭的光亮,讲解者说是本人或亲友来旅游时专门清洁的。


没有我们的名字,因为州政府相关部门发文到九院统计人名时,六院已经撤销,近300人合并到郑州五院,留在绵阳的九院设计院也没有再转通知我们,分散调出到京、沪、广、深及其他地方的人更得不到信息,这成了无可奈何的尴尬遗憾事。

原来总厂到七厂区必经过的公路桥,遥想当年是有名的七厂大桥,总厂职工谈情说爱轧马路必到之处,曾维修改建多次,仍然发挥着作用。背后远处正在建设的工程据说是两弹一星理想信念教育学院的教学办公场所,这是国家继延安、井冈山、浦东之后举办的第四所中央管理的学校。


8、金银滩草原的回归

当初选址金银滩草原建设二二一基地时,在圈占的1167平方公里范围内有牧民1715户近9000人,大小牲畜25万头(匹)。除了极少部分人留在场内转成牧工继续放牧外,大部分迁移出去了,分别定居在刚察、祁连等地。在221基地的牧民成立了矿区牧场。


基地交给地方后,牧民们都分到了草场。现在看到的每个分厂区内都有放牧者,成群的牛羊在阳光白云下悠闲的吃草,一派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风光,没有了往日的喧闹,是缓缓流动的祥和景象。

 

据说原矿区牧场的牧民每人能分到800亩草场,还拿着原来牧场的一部分工资,他们成了当地最富有的人。牧区的土地所有权不知是否和内地一样归集体所有,还是另有政策?原子城的土地已经是国有化了的工业用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如何转变?当地政府是如何处置的不知详情。

    

地方国土环保部门定期定点监测着牧场、土壤、河流、地下水,据说对当地的奶、肉及其制成品也要定期跟踪检测,保证居民一个绿色无污染的环境。

牦牛沟的一家牧工

6月份的草原  小草刚返青

9、西海镇印象

西海镇因为是海北自治州政府所在地,其重要性不可同日而语,更不是海晏县能比的。印象最深的是绿树成荫的街道和繁华整洁的市容。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二二一厂的职工戏称,年年植树年年树死。


当年各单位植树热情极高,都想改变环境,草原既然能农耕,必然能种树,于是单位承包专人负责,不求数量只求成活,指定专人精心浇水施肥,冬天缠裹上草绳保暖,仍然挡不住来年开春死亡。

1965年,我们离开草原时,在总厂区看不到一棵绿树。现在成片成排的绿树有的已经长成“参天”了,求教于梁子说缘由,一是气候变暖了,一是后代人变“能”了。


10、王洛宾音乐艺术馆

流传世界的民歌名曲“在那遥远的地方”,故事发生地就是金银滩。青海成就了音乐名家王洛宾,成就了脍炙人口的系列民歌,成就了青海“花儿”。

王洛宾音乐艺术馆

在西海建立王洛宾音乐艺术馆是很棒的创意,她与原子城的建设相得益彰。同时建设的还有青海省影视外景基地。现在正在建设的是中央干部教育学院,使原子城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参观王洛宾音乐艺术馆 

西海镇也正依托原子城的名声打造成蜚声国内外的旅游胜地。一座极具******、文化、历史特色的现代繁华小城正在西北高原崛起。

上一篇:定了!田湾、徐大堡核电站设备将来自这个地区下一篇:华龙一号全球首堆外穹顶封顶完成

推荐阅读
刚刚!又一台核电机组首次并网成功
刚刚!又一台核电机组首次并网成功
4月9日20时29分,中广核广西防城港核电站4号机组首次
中国广核披露一季度发电量及11台核电机组建设情况!
中国广核披露一季度发电量及11台核电机组建
4月9日,中国广核披露2024年第一季度运营情况。2024年
王明弹:明确核电建设预期 提升核电产业生产组织能效
王明弹:明确核电建设预期 提升核电产业生
目前全球核电装机规模约4亿千瓦,根据全球主要国家核
参考消息:俄中考虑在月球上共建核电站
参考消息:俄中考虑在月球上共建核电站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3月5日报道,俄罗斯航天局局
两会聚焦丨杨长利:建议将核电纳入我国绿色电力体系
两会聚焦丨杨长利:建议将核电纳入我国绿色
3月4日下午3时,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
中核集团专职董事焦成襄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中核集团专职董事焦成襄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
据中核集团纪检监察组、河南省纪委监委消息:中核集团
精彩图片
  • 刚刚!又一台核电机组首次并网成功
  • 中国广核披露一季度发电量及11台核电机组建设情况!
  • 首届核能峰会举行,核能复兴开始……了吗?
  • 我国在建核电机组 26 台,保持全球第一
    关注我们
  • 微信公众号:
  • NuclearNet
  • 扫描二维码加关注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联系我们|网站声明|中国核网-核能领域第一垂直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