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向核电“购买积分”:美出台挺核新政策

发布时间:2019-9-3 20:26    来自: 中国核网

2016年美国盖洛普公司调查结果显示,54%的美国人对核电持反对态度。不过最近几年,与可能发生的融堆事故相比,气候变化更令人忧心忡忡。

 

20151212日,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各国通过并签署了《巴黎协定》。其主要目标是将本世纪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并将全球气温上升控制在前工业化时期水平之上1.5摄氏度以内。

 

2018108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韩国仁川发布《IPCC全球升温1.5℃特别报告》,报告称,全球平均气温已比工业化之前上升1℃左右,预计2030年至2052年间将升高1.5℃报告强调,必须将全球变暖控制在1.5℃以内,方可避免气候变化造成的严重影响。

 

核电是本世纪末实现《巴黎协定》目标的关键能源形态,而没有核电的话,我们就很难在将全球升温控制在1.5℃以内的同时,满足全世界日趋增长的能源需求。



然而,三里岛、切尔诺贝利、福岛这类核事故的发生,让很多国家(例如美国)过于畏惧风险而无法做出新的尝试。

 

事实上,目前阻碍美国投资新核电站的主要障碍是成本问题,并非安全性。在美国,天然气如此廉价易得,导致已经投产的核电站也无法与其竞争。

 

核电没有竞争力——除非我们考虑到碳排放的社会成本,也就是海平面升高、野火以及其他各种二氧化碳排放带来的后果导致的经济损失。

 

核电为全球减排二氧化碳做出了卓越贡献。核电是典型的低碳能源,单位发电量二氧化碳排放仅为12/千瓦时。麻省理工学院的报告指出,如果把这些成本计算进去,对化石燃料发电站生产的电力征税,那么核电将一跃成为更加经济的选择。

 

核电站的最大优点在于它可以接入现有电网,提供持续的电能,同时碳排放为零。风力和太阳能发电虽然也很不错,但目前还没掌握必需的技术,因此无法让它们充当基础负荷能源。

 

相关资料显示,因为碳排放税在******上不可行,美国纽约州和伊利诺斯州正从其他角度采取措施,例如强制煤炭和天然气发电站从核电站那里购买零排放积分。在这两个州,法院已经驳回了发电企业反对零碳排放积分的诉讼,由此得到的收入已经挽救了5个濒临关闭的核电站。

 

类似的政策需要推广到全美国,以维持现有的核电站继续运营,另外还得移除建设更安全的新型核电站面对的各种障碍。如果还在因为过去的核事故而气馁,美国将永远无法在对抗全球变暖的斗争中取得胜利。



德国发展可再生能源促进低碳转型面临的难题,说明短期内核能的低碳贡献不可替代。福岛核事故之后,德国开始了弃核之路,尽管风电和光伏等新能源发展迅猛,规模居全欧首位,但******使用了更多的燃煤发电厂,二氧化碳排放不降反升,其承诺的2020年温室气体减排同比1990年下降40%的目标已不能完成,目前仅完成了27.3%

 

IPCC最新报告分析了实现本世纪末全球温升1.5摄氏度控制目标的89种情景,要实现这一目标,全球核能发电装机应该增长250%,到2050年需要10亿千瓦的核电装机,同时核能发电占比应达到25%左右。

 

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统计,2020年全球将新建约130台核电机组,到2030年前这一数字将达到约300台。

 

·         欧盟委员会也于201811月底通过了最新的气候战略《所有人的清洁星球:欧洲长期战略愿景——繁荣、现代、竞争和气候中性的经济》,提出了2050年实现碳中和,核电将与可再生能源电力一起成为欧洲无碳电力系统的支柱;

·         欧洲原子能联盟的研究成果表明,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核电必须占到欧盟能源结构的四分之一;

·         日本发布了《能源基本计划》,提出了面向2030年及2050年的能源中长期发展战略。该计划认为,核电作为重要的基荷电源是实现脱碳化目标的重要选择,2030年核电在发电量的占比仍达20-22%

·         我国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专项研究成果表明,要实现1.5摄氏度温升控制目标,2050年中国需要核电装机5.4亿千瓦;

·         南非国民议会能源投资组合委员会的研究表明,核电应该是当前乃至今后南非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必须坚持发展核电......

 

各国、各地区也都提出了自己的能源转型方案和自主贡献目标。综合全球的研究成果看,核能仍然发挥着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能源角色,在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承担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上一篇:澳错失大型核电站发展机遇 应建设小型核电厂下一篇:美国举行首个全数字化反应堆落成仪式

    关注我们
  • 微信公众号:
  • NuclearNet
  • 扫描二维码加关注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联系我们|网站声明|中国核网-核能领域第一垂直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