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原子弹只使用了十几公斤的武器级铀、钚,而切尔诺贝利和福岛是以吨计算的核材料,吨位差异很大,同时原子弹爆炸都是瞬间一次性释放出来在空气中,然后大量被降水和风带走了。而切尔诺贝利和福岛核电站事故都是损坏的堆芯持续燃烧、持续释放,使得当地的辐射量一直超高,这样的环境下自然难以生活。 一座大型核电站,燃料棒总数量要达到上千根,每根几公斤重,同时堆里面还有个乏燃料池,里面存放用过的燃料棒,总数量加起来差不多是二十吨铀,其中铀235达到了200公斤左右,规模是原子弹是15到20倍。 原子弹虽然很大颗,但核材料一般只有10多公斤,其余大部分是压缩核材料用的常规高能炸药
核电站就不同了,功率大的反应堆装有数以吨计的燃料棒,顶上还设置有水池存放使用过的乏燃料棒 而且作为核燃料的铀235、钚239,放射性都很弱,核电站真正恐怖的是燃料棒使用后产生的钚240、铯137、碘131、锶90等高放射性、高毒性同位素。这些都是燃料棒长期在反应堆中被中子照射生成的,原子弹则是爆了就爆了,爆炸时能杀死很多人,但核装药中的铀235、钚239等来不及变成可怕的高放射性恶魔元素。 著名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的“石棺”,其融成一团的堆芯还在继续裂变反应,由于反应堆已经破损,人们只能用巨量混凝土堆了这么一座石棺来控制放射性元素逸出。 原子弹爆炸后对环境的放射性影响是比较小的,1965年苏联在哈萨克斯坦用原子弹开凿了一个人工水库(战斗民族就是彪),几天后人工水库周围的辐射剂量降到天然本底水平,当时,为了说明工程质量和绝对的安全性,当时的苏联原子能部部长Е.П.斯拉夫斯基第一个跳进湖内游泳(领导彪,民族才能彪)。 事实上,直至现在人类也没找到很好处理高放核废料的办法。现在处理核电站使用过的燃料棒,最好办法也只是使用工业机器人(为什么必须用机器,因为高放射性,人直接上,没切开可能就被照射挂了;就是机器人,也得使用防辐射的电子零件,不然也得挂……)将乏燃料棒切开,把其中铀238等无放射性核材料回收,剩余的高放射性废料烧成玻璃,装入不锈钢桶,然后将这些不锈钢桶放到很深、干燥、地质条件非常坚固的地下洞穴深埋……留给,留给子孙后代来处理…… 存储在地下洞穴里的高放射性核废料 这也是为什么国际上反核的声音一直很强烈的原因,一是核电站不出事则已,出事就是天那么大条的事情;二是我们作为前人先享受了核电的便利,将高放核废料处理难题留给后人。 当然,对人类有信心,坚信如果我们不能,我们的子孙肯定能制服魔鬼,使核电只展示出天使的一面。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