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战斗民族在北极建海上核电站?发电供热能支撑20万大军

发布时间:2016-6-14 09:15    来自: 网言军事

据俄罗斯媒体日前报道,世界上首座海上浮动核电站罗蒙诺索夫院士号(Akademik Lomonosov2017年将进入丹麦水域,从而开启自己的北极之旅。

罗蒙诺索夫院士号计划通过波罗的海并穿越丹麦大贝尔特跨海大桥(Great Belt Bridge)后,沿挪威海岸行进,预计201710月最终抵达位于西伯利亚北部的堪察加半岛威尔尤欣斯基镇(Vilyuchinsk),从而为俄罗斯这片最偏远地区提供电力和饮用水。

据悉,罗蒙诺索夫院士号长140米,宽30米,高10米,排水量21500吨,大约有70名船员。船上装配有2KLT-40型核反应堆,可产生70兆瓦电能或300兆瓦热能,足够供20万人(可以是平民,当然也可以是军人)使用。此外,该船还能通过淡化海水来生产淡水,产能达日均24万吨。

对于外界关于海上核电站安全性的担忧,承建该船的波罗的海船厂表示,罗蒙诺索夫院士号的安全标准不亚于陆地核电站,设计时就考虑了多重措施防止核泄漏,船体强度足以抗衡海啸,寿命长达40年。另据俄卫星新闻网报道,20159月, Rosatom驻华代表处负责人维克多戈金曾表示,中俄正就共同建造海上核电站成立合资企业一事进行磋商。

值得注意的是,海上核电站的军事价值同样不可低估,特别是在俄罗斯与西方全力争夺、开发北极的当下,罗蒙诺索夫院士号将处女航选在北极显然不是偶然的。或许正是因为意识到了前者的威胁,消息发布后,丹麦海军表示将远距离监控这座浮动核电站的航行轨迹。

 

上一篇:美图 | 核反应堆设备如何生产出来?下一篇:安全高效发展核电,核燃料、核废料怎么办?

    关注我们
  • 微信公众号:
  • NuclearNet
  • 扫描二维码加关注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联系我们|网站声明|中国核网-核能领域第一垂直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