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报考指南 | 核专业及相关学校推荐

发布时间:2016-6-26 11:50    来自: 中国核网



华东(共计12所,排名不分先后)

1.上海交通大学

相关院系:核科学与工程学院

开设历史:上海交通大学核工程专业始建于1958年,核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2006年。

专业方向:反应堆热工、反应堆物理、核安全、辐射与防护、核电站系统、核电控制和运行、核工程材料、核燃料循环。

师资力量:拥有博士、硕士和学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全院现有教职工51名,其中教授6名,副教授9名。

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相关院系: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开设历史:20091月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联合共建。

专业方向:核裂变能科学与工程、核聚变能科学与工程、核技术及应用、核燃料循环材料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放射化学与辐射化学。

师资力量:拥有院士3名、千人计划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8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14人、教授70人、副教授30人。

3.复旦大学

相关院系:近代物理研究所核科学与技术系

开设历史:复旦大学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所在的核科学与技术系,其前身为早在195812月成立的复旦大学原子能系(后改为原子核科学系,又称物理二系),在全国高校中第一批设置原子核物理专业,建立了国内一流水平的实验室,是国内主要核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之一,是全国首批核物理与核技术博士点和硕士点。

科研实力:成立了上海EBIT实验室,投资3400万元人民币,建成了130KeV冷电子束离子阱装置(这是国内目前唯一的1台、国际上第8台)和高电荷态重离子相关物理的光谱学研究平台。正在开展极端条件下的原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等领域的基础性、创新性的科学研究工作。

4.苏州大学

相关院系: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

开设历史: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64年隶属于原核工业部的苏州医学院放射医学系。放射医学是我国该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学科,同时也是江苏省和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及“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011年获得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特种医学一期建设项目,2014年获得二期建设项目,20143月获得放射医学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

师资力量:现有院士1人、特聘教授4人、讲座教授8人(杰青6人)、教授8人、高聘教授5人、副教授22人、高聘副教授3人、讲师16人、全职博士后2人、实验技术人员8人、行政3人、科研助理2人,共82人。

5.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相关院系: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的核科学与工程系

专业方向:包含核工程与核技术辐射防护与核安全两个本科专业。

6.南京理工大学

相关院系: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

专业方向:包含核环境系(筹)和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两个本科专业。

7.浙江大学

相关院系:物理系

专业方向:涵盖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电子与无线电物理、原子分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

8.东南大学 

相关院系:能源与环境学院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

办学思路: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程热物理、核工程、核技术的基础理论,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获得核技术、核工程方面的实践训练。

9.上海大学

相关院系: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办学思路: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由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化学工程与工艺系、上海射线应用研究所、环境污染与健康研究所和纳米化学与纳米生物学研究所组建而成,涵盖三个一级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及核科学与技术。具有核技术应用硕士学位授予点。

10.江苏科技大学

相关院系: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

办学思路:本专业培养具备核科学与技术学科方面宽厚理论基础,掌握核能科学与工程、核技术及其应用的专业知识,能从事核电工程及船用核动力装置等相关领域科学研究、系统以及设备设计制造以及运行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11.南京工程学院

相关院系: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

办学思路:本专业以扎实的工科应用为基础,培养具备核电及热能工程设计、核技术应用、核安全分析、核辐射防护与测量、核电站控制与运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注重在核电工程、核技术在生产和经济建设中的应用实践训练,能适应现代核工程与核技术建设及其应用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12.东华理工大学

相关院系:核工程与地球物理学院

开设历史:源于该校1956年设立的放射性地球物理勘探专业。

专业方向:包括勘查技术与工程、地球物理学、核工程与核技术、核技术、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6个本科专业,地球物理学、核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地质工程、核能与核技术工程、安全工程3个专业型硕士点。

华中(共计5所,排名不分先后)

1.武汉大学

相关院系:动力与机械学院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

专业方向:主要研究核能安全利用、核电站运行优化与自动控制,主要包括先进核电站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灵活性,以及运行的自动化、智能化、远程化技术。

2.三峡大学

相关院系:机械与动力学院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

专业方向:专业下设两个培养方向:核反应堆工程、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

3.华中科技大学

相关院系: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核工程与核技术系

师资力量:现有教授8名,副教授7名,讲师1名。

办学思路:本专业培养具备核电及热能工程设计、安全分析、控制与运行管理方面的知识,受到核工程、核技术方面的实践训练,能在各相关领域从事核工程及核技术方面的实验研究、设计建造、运行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4.湖北科技学院

相关院系:核技术与化学生物学院

开设历史:起源于1975年咸宁地区师范学校农化班,1977年更名为武汉师范学院咸宁分院化学科,1983年改为咸宁师专化学系,2002年更名为咸宁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2008年更名为咸宁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2011年由原咸宁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与成立于2008年的咸宁学院核技术与工程系合并成立湖北科技学院核技术与化学生物学院。

专业方向:下设核工程与核技术系,包括两个专业方向,分别是:核工程技术方向、辐照化工方向。

5.华中师范大学

相关院系: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科研实力:学院以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理论物理为代表的科学研究迅速进入国际前沿领域,在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方面成果显著,是国际重离子物理的研究重镇。作为中方牵头单位参与了欧洲核子中心大型强子对撞机重离子碰撞实验(CERN- LHC-ALICE

专业方向:粒子物理、核技术及应用


上一篇:我国核电厂的辐射安全规定限值有哪些?下一篇:如果龙卷风袭击核电站会怎样?

    关注我们
  • 微信公众号:
  • NuclearNet
  • 扫描二维码加关注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联系我们|网站声明|中国核网-核能领域第一垂直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