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报考指南 | 核专业及相关学校推荐

发布时间:2016-6-26 11:50    来自: 中国核网



华南(共计4所,排名不分先后)

1.南华大学

相关院系: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开设历史:学院的前身系始建于1959年的原核工业部衡阳矿冶工程学院技术物理系,是国内最早成立的核学院之一。

专业方向:核工程与核技术、辐射防护与核安全、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和核物理。

师资力量:教职工70余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18人,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25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

2.华南理工大学

相关院系:电力学院

开设历史:电力学院成立于199412月,由华南理工大学和广东省电力工业局联合共建,高校与企业联合办学模式属国内首创。学院目前设三个行政系:电力工程系,电力电子工程系,动力工程系;七个中心(研究所):电工理论新技术中心、广东省电力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新能源中心、电力实验中心、电力系统工程研究所、能源洁净利用研究所、电力经济与电力市场研究所。

专业方向:现代核电站系统、设备运行和管理

3.中山大学

相关院系: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

开设历史:在教育部和法国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下,与法国民用核能工程师教学联盟共建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自2006年开始设立。2009年在中法两国总理的见证下,中山大学与由法国格勒诺布尔国立综合理工学院牵头的法国民用核能工程师教学联盟签署了正式的合作协议,该学院于20109月开始正式招生。

4.深圳大学

相关院系: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原子核科学与技术系

开设历史:始建于1985年,20069月,由原理学院应用物理系、核技术应用研究所和原师范学院物理教育系物理学专业重新组建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业方向:原子核物理、核能与核工程、核分析与探测技术。

华西(共计8所,排名不分先后)

1.西安交通大学

相关院系: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开设历史:前身是1958年交通大学(西安部分)创建的工程物理系。

专业方向:核反应堆工程,辐射物理与技术,核燃料循环,核辐射防护与环境。

师资力量:核科学与技术学院现有专任教师31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7人,讲师12人。其中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1人,长江学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人,西安交通大学青年骨干教师2人。

2.兰州大学

相关院系:核科学技术学院

专业方向:学院现有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放射化学2个博士点;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放射化学、原子分子物理、核技术及应用4个硕士点,核能与核技术工程硕士点。有原子核物理、放射化学、核技术及应用、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5个全日制本科专业。

科研装置:拥有自行研制的国内领先水平的强流中子发生器。

3.四川大学

相关院系: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核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

开设历史:由原四川大学的物理系和原子核科学技术研究所、原成都科技大学的应用物理系和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以及原华西医科大学的华西基础医学物理教研室于20017月合并组建而成。

师资力量:在职教职工211名,其中院士2人,特聘和兼职院士2人,博士生导师40人,教授(研究员)56人,副教授(副研究员)68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1名。

4.西南科技大学

相关院系:国防科技学院

专业方向:学院现有核工程与核技术、辐射防护与核安全、信息对抗技术、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5个本科专业和应用化学(含能材料)1个本科专业方向,6个硕士点,有1个国防学科实验室、2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

5.成都理工大学

相关院系:有两个,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核技术工程系(成都)和工程技术学院核工程与新能源技术系(乐山)

开设历史:成都本部在苏联专家的援助下,于1956年筹建于原北京地质学院。1965年,迁入当时的成都地质学院。1993年,成都地质学院更名为成都理工学院,成都地质学院核原料与核技术工程系更名为成都理工学院核原料与核技术工程系。

工程技术学院(乐山)是由中国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与成都理工大学联合创办的独立学院。其中核工程与新能源技术系(原核工程与核技术系)创建于2004年。

6.重庆大学

相关院系: 动力工程学院 核能工程系

开设历史: 始于1937年的重庆大学工学院动力科,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成立重庆大学动力系,1981年更名为热力工程系,1998年更名为热能工程学院,2001年更名动力工程学院。2006年增设核工程与核技术本科专业。

专业方向:包括核能科学与工程、核技术及应用、核反应堆动力学仿真、核反应堆安全学等四个方向。

7.电子科技大学

相关院系:物理电子学院

开设历史:物理电子学院组建于200110月,现设有应用物理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系、真空电子技术系、高能电子学研究所、应用物理研究所、现代物理研究所和太赫兹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专业方向:等离子体、核聚变

8.新疆大学

相关院系:物理科学与技术院

专业方向:低能核技术应用、核辐射物理及探测学

港澳台(共计2所,排名不分先后)

1.香港城市大学

相关院系:机械与生物工程学系

学科简介:香港唯一一个核能学科,大中华唯一一个全英文教学的核能学科。目前在先进核材料与燃料模拟、超临界流体在先进核能系统的应用、反应堆严重事故分析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

专业方向:核能工程、风险管理和医学物理

2.国立清华大学

相关院系:原子科学院

学科简介:原子科学院成立于民国63年,目前设有工程与系统科学系生医工程与环境科学系核子工程与科学研究所工程与系统科学系生医工程与环境科学系均设有大学部、硕士班及博士班,而核子工程与科学研究所则设有硕士班、博士班。

123
上一篇:我国核电厂的辐射安全规定限值有哪些?下一篇:如果龙卷风袭击核电站会怎样?

    关注我们
  • 微信公众号:
  • NuclearNet
  • 扫描二维码加关注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联系我们|网站声明|中国核网-核能领域第一垂直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