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核电“工匠”咸春宇

发布时间:2016-7-1 14:19 原作者:郑小红   来自: 中新网

咸春宇,中国广核集团首席专家,他和他的团队,靠着匠人精神,耕耘五载,研制出中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

20151224日,华龙一号示范机组——防城港二期工程的开工建设,该机组亦是英国布拉德韦尔B项目的参考电站,其开工建设为华龙一号走向国际市场奠定关键基础。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前夕,咸春宇获得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标兵称号。

行走岁月,不辱风华

2011年日本福岛事故之后,国家对核电的安全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面对国家加速能源结构调整,降低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和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的刚性要求,中国自主核电技术的研发更加显得迫在眉睫。

咸春宇博士作为中广核型号研发的主要技术负责人,将非能动概念广泛引入华龙一号的设计理念,增加了应对全场断电、燃料水池应急冷却、多样性水源等方面进行了改进。而这些所有的改进项中,如果任何一道防御能够生效,类似于福岛核事故这样的严重事故都可以避免。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安全,对于任何安全而言,都是相对的,但是我们仍然要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看待安全,因为这是对我们自己负责,对我们的子孙后代负责,对我们的事业负责。咸春宇常常这么说。

执着与精益求精,让咸春宇成为核电行业名副其实的大国工匠。短短一年,咸春宇带领项目团队,完成了华龙一号技术方案的初步设计工作。

20148月,国家能源局、国家核安全局联合组织的专家评审会上,院士、专家认为华龙一号技术方案是可持续发展的自主三代核电技术,这标志着中国首次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的百万千瓦级核电机型。

华龙一号让中国核电走出去成为可能

华龙一号防城港二期示范机组开工建设之后,咸春宇心里的最后一块石头也就落地了,而这块石头落地的背后却有着很多的故事。

20148月,华龙一号技术方案通过国家能源局、国家核安全局联合组织的专家评审,技术方案获得国家认可。相关部门于20155月底启动审评工作后,在半年时间内,先后组织召开了十多次评审对话会、沟通会,仅书面回答审评提出的技术问题就多达2000余项,并最终完成了全部的安全审评工作,确保了示范工程于2015年底正式开工建设。在如此短时间内完成一个新堆型的安全评审,这在国内外都是绝无仅有的。

示范工程的开工建设,标志着华龙一号成为中国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顺利实施的主要依托,在一带一路的战略指引下,华龙一号已成为中国高端技术产业走出去的又一张靓丽名片。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转变

华龙一号的开发过程中,有一百多个系统,几百上千个专项要做,都是年轻人为主担纲,经过五年的型号开发,很多年轻人都成长为骨干。

咸春宇回忆说:华龙一号是开创性的,涉及到很多试验都是从来没有做过的。有一次做一个探头实验,探头泡在水中是不能进水的,但是第一次试验大部分都进水了。一个叫苏前华的小伙子带领他的团队攻坚,一次又一次试验、改进,他后来成了这个领域的专家。

我们重点解决的并不是设计问题,而是思想上从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转变,这才是最重要的。咸春宇说。

依托型号研发工作咸春宇和他的团队还构建了一流的核电技术研发平台,核电安全监控技术与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成为中国核能领域首个也是唯一一个获准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实现了从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跨越。

平日里,略带扬州口音的咸春宇不善言谈,但是提起核电却滔滔不绝。三十余年的核电工作并没有让他感到厌倦,他认为,工匠精神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追求。

上一篇:探秘“人造太阳”科研项目:人类最理想的洁净能源下一篇:警报!堆芯熔化了!放射性物质大量释放?是这样吗?

    关注我们
  • 微信公众号:
  • NuclearNet
  • 扫描二维码加关注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联系我们|网站声明|中国核网-核能领域第一垂直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