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7月2日,陕西省正在加快核电小堆选址的消息又牵动了大家对内陆核电安全的敏感神经,引发了广泛讨论。在讨论中,大致呈现两种极端声音:一种是用内陆核电不安全一言以蔽之,坚决反对;一种是说内陆核电筹备已久,应该大上快上。两种观点均有失偏颇,因此小编认为在讨论内陆核电之前,有必要先深入了解下核安全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本期推荐一篇大亚湾第一任中方厂长濮继龙先生关于核安全的见解,以飨各位读者。 什么是风险 人类除了吃饭、喝水、睡觉等生理需要外,还有一个最基本的需要就是安全。人们只有体魄健全,体格健壮,才有可能生存,也才有可能发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面对着各种危险或威胁。人类从古猿进化而来的初期,先民与虎豹虫蛇为伍,时时有生命之虞。后来古人想到住在树上(“有巢氏”),发明了取火的方法(“燧人氏”)用火堆驱赶野兽,后来又发明了农耕(“神农氏”),逐渐远离兽群,人类生存的安全性就大大地提高了。 人类社会的一切进步,都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增加个人的安全感。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里,已经基本不用担心毒蛇猛兽的侵害,可是我们仍然每天要面对各种危险或威胁。各种病菌病毒会使我们得病,乘坐便捷的各种交通工具,可能会发生交通事故,地震海啸会夺取成千上万人的生命,恐怖组织会突如其来地残杀无辜。就算我们没有遇到上面种种不幸,说不定你会不小心买到黑心棉、黑心豆腐、劣质奶粉,或者含苏丹红的辣椒酱,在不知不觉中毒害我们的身体。 所以说,从古至今,我们时时都在面对存在危险的环境,我们的安全实实在在是一个值得关心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研究掌握对人类的各类危险或威胁,找到恰当的处置办法,科技界给危险或威胁下了一个定义,叫做风险。这一研究工作就叫做风险分析,或者叫做安全评价。 风险,是指发生某一严重后果事件的可能性。 安全:对风险的可知可控 安全,是相对风险而言的。如果我们知道哪里有危险,并且能控制这种危险不让它发生,或者发生后不让它严重影响到我们的生命财产,我们就认为我们是安全的。安全,就是对风险的可知可控。 我们知道老虎会吃人,于是我们为老虎设一个“特区”,人轻易不到“特区”去打扰老虎;或者我们把老虎关在笼子里,就像在动物园里那样,人隔着笼子欣赏老虎的雄姿;或者我们让老虎自由,而把自己关在笼子一样的密闭车辆里,开着车去拜访它们。在这三种情况下,我们都不会怕老虎吃我们。因为我们把老虎吃人的风险控制住了。 我们知道小汽车开得快,出了车祸要死人,所以我们要制定并执行交通规则,要求坐在小车前排的人,在行车时要系上安全带。我们知道许多疾病的致病源,所以我们要定期注射预防针,接种牛痘和卡介苗,对住所进行消毒处理。我们尽量不买、不吃无证商贩经营的食品。 这些,都是通过控制风险来保证我们安全的办法。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