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应急体系保证公众安全 虽然已经从种种环节避免了自然灾害对核电站影响的可能性,但要做到万无一失还有最后一招──完整的核应急体系。5月24日,中国核事故应急救援队成立,标志着核安全重要保障的响应力量已上升到全新水平。该队共计320人,专业覆盖包括辐射防护、医学救援等,旨在控制核事故、缓解核事故、减轻核事故后果。为防范自然灾害或人为破坏,我国核应急工作一直处于常备状态。 现在我国已经组建了25支专业的救援分队,人数大体上涉及到1300余人。在这个基础上,还要建立中国核事故应急救援队,因为具备坚实、管用、有效的核应急能力,是应对万一发生的核事故做好处置工作的一个基础。 为了达到安全可靠的标准,中国不断建立健全国家核应急综合体系,在提高核电本质安全度的同时做好核应急充分的准备,包括法制的、预案的、指挥体系的、救援体系的,还有各类技术支撑体系的建设;不 断加强顶层设计,进行统筹规划。 “我们不希望核应急行动真正启动,但是我们必须做好准备,充分的准备是我们发展核能要考虑的事情。”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主任、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局长、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许达哲表示,在核应急体系整个顶层谋划和设计当中把人民的福祉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所以核应急首先要考虑的是一旦有核事故发生,怎么来保证公众的安全,这个体系的建设是包括了事故本身的应急。 此外在更大范围内,包括人身安全、各方面的安全,要考虑什么样的应对措施。核安全有多道防线,核应急是最后一道防线,核应急的最后一道防线考虑最多的就是公众的安全、公众的疏散、信息的发布。 同时,许达哲也表示,我国现在要做的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提高核电建设本质的安全度,要用创新的理念、安全可靠的标准、先进成熟的技术和装备来保证事故不会发生。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