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说核|公众不了解,不信任,何谈核电安全!

发布时间:2016-7-25 16:09    来自: Bullution of the Atomic Scientists

前不久四川政府在十三五能源规划上的积极争取核电,引爆了四川的麻辣论坛,当人们对汶川大地震和福岛核电站核事故还心有余悸的时候,民众对政府的核电政策的不理解是可想而知的。在大部分人表示强烈反对的情况下,最终四川南充市发改委专门发文回应称会尊重民意。

国家启动核电项目的通常有这么做的充分理由,这些理由包括:

·           缺少满足电力需求的其他可靠选择。

·           对现有核反应堆安全的信任

·           对很快就会有更安全的反应堆的信念

既然政府的理由这么充分,那么民众反应为何如此之大?

老百姓之所以反对,很大程度上是不了解核电以及现在所使用的技术。

由于各国的教育和科技发展水平差距悬殊,在与公众就核电进行沟通时所采取的策略也将各不相同。举例来说,在核产业业已成熟的国家,人们不想轻易失去该产业所提供的工作岗位。如果雇员人数达到一定规模,他们就可以向处在同一社会环境的他人解释核技术的好处,从而大大提升公众对核能的接受程度。在我国,情况则可能截然不同。大部分人很难理解核技术以及相关的安全设施,因此我们核电推广当务之急就是要对核电进行科普,加强公众对核电的理解和核安全的正确认识。在民众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的国家(包括很多非洲国家),与公众沟通时应该重点解释地方能源无法为工业化提供足够电力的这一事实。公众一旦意识到如果没有核能就无法推动工业化进程,尽管存在发生事故的可能,他们还是会支持核电的使用。就好比尽管坠机事件不可能完全避免,人们还是会坐飞机,因为只有飞机才能实现快速的洲际交通。

为了实现发展目标而开发核电的国家应当与其他处境相似的国家分享决策过程。同时,核监管机构必须以透明的方式与公众互动。这些监管机构是核产业与公众之间的媒介,必须始终如一地展现其独立性以及恰当监管核电的能力。

尽管一些国家(如德国)正在减少对核电的依赖,使用核电国家的总数很有可能会继续增加,运行的反应堆总量也会相应增加。原因十分简单:许多国家视核电为未来电力可靠、必要的组成部分。

因此让公众了解为加强反应堆安全所做的持续努力,自切尔诺贝利事故发生以来所取得的核安全方面的进展,以及自福岛事故发生以来为了避免未来发生类似灾难而采取的措施。对获取公众支持非常有必要。

相关阅读:关注 | 四川要建核电站了?官方回应会尊重民意

来源:Bullution of the Atomic Scientists   http://thebulletin.org/node/9645

作者:Manpreet Sethi

上一篇:全国首场核科普院士网络直播会在昌江核电基地举办下一篇:核知识|核电厂内数量上万的零件是什么?

    关注我们
  • 微信公众号:
  • NuclearNet
  • 扫描二维码加关注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联系我们|网站声明|中国核网-核能领域第一垂直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