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在群雄逐鹿的世界核电市场中,俄罗斯核电独树一帜,领跑全球。除去在协商的以及未来潜在的订单,俄目前已稳握在手的海外订单达30多台。中国的田湾核电站良好的运行业绩和安全管理水平如今也变成了俄罗斯在其它国家推广核电业务的免费广告名片。与其他供应商不同,俄罗斯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不仅能提供核燃料棒,还提供核废料回收服务,被认为是“俄罗斯在核能市场上的巨大优势”。 发展史:灾难压不垮的核工业 1954年,世界上第一台核电机组诞生于俄罗斯的奥布宁斯克,尽管这是一台电功率仅为5 MWe的反应堆,但由此发端了一个强大的核电帝国。从1963年开始,俄罗斯商用核电站开始建设,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俄罗斯已有25台核电站在运。但好景不长,随着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一声巨响,俄罗斯蓬勃发展的核工业顷刻间跌入寒冬。 从1986年发生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俄罗斯只有一家核电站服役。随着苏联的解体,核电发展资金的严重短缺,导致许多项目暂停。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俄罗斯与伊朗、中国、印度商谈出口反应堆,随着资金的流入,俄国境内暂停的核电建设项目又开始复苏起来。 2001年,延迟建设的核电机组Rostov 1(或称Volgodonsk 1)的开始重启,这大大提升了俄罗斯核工业的士气。2004年Kalinin 3号机组,2010年Rostov 2号机组和2011年Kalinin 4号机组陆续重启。 2006年,俄罗斯决定加强核电发展,政府规划到2030年每年增加2-3 GWe的装机容量,同时为满足世界市场需求,出口高达300 GWe核电装机容量。 2010年2月,为提高快堆的技术平台,俄罗斯国家原子能集团公司(Rosatom)批准了旨在实现闭式燃料循环的Proryv(突破)项目。在提高核电安全的基础上逐步提升核电的市场份额。 2010年7月,政府核准计划到2030年达到173 GWe新的发电量,其中43.4 GWe的发电量来自这种固有安全的快堆。然而,到2015年1月已经达到2030年的预发电量的一半。 2016年初,原子能公司声称俄罗斯国内核电站建设所做出的贡献占国家GDP的1/3,同时,促进了国家社会经济的整体回升。 围绕核能国家发展战略,在国家层面和自身能力建设方面,俄罗斯一直坚持内部改革,增强自身实力以及核电外交能力,抢抓国际市场,独立发展并完善自己的独特的核工业体系。 技术:多种堆型,齐头并进 几个传统的核大国中,德国开始放弃核电,美国正在苦苦挣扎,而日本则在深刻反省福岛核泄漏事件的教训。而在俄罗斯政府看来,这正是俄罗斯核工业的“复苏和重生”的大好机会。为了符合国家发展战略,俄罗斯对国内的核工业体制进行改革,俄罗斯联邦国家核能公司(Rosatom)是世界上能够提供核工业的产品和服务的唯一供应商。俄罗斯核能战略方针政策由Rosatom负责执行,并受总统、政府授权的委员会监督管理,公司发展战略需要经过监管委员会批准,公司的使命就是实现国家的战略思想。 目前俄国内10座核电站的36台核电机组。现有的36台在运核电站,包括多种堆型,总装机容量达27,167 MWe。 为了保证核能有竞争力的发展,俄罗斯制定了一个战略发展目标——就是为使用VVER和BN的反应堆能实现完整封闭的核燃料循环而创建一个新的技术平台。Rosatom公司计划到2050年,将俄罗斯一部分普通反应堆替换为增殖反应堆。最终目的是实现充分回收、利用核废料,而不需为其寻找安全的储存点。就在今年的8月17日,别洛亚斯克核电站4号机组BN-800快中子增殖堆首次实现满功率运行。俄计划在2030年前新建11台核电机组的中还包括2台BN-1200钠冷快堆机组。 目前,俄罗斯也正在推广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all modular reactor)。其结构类似于缩小版的传统压水反应堆。俄罗斯的部分小型反应堆是从苏联的核潜艇与核动力破冰船上拆下来的。与传统大型反应堆相比,它们的价格更低廉。此外,这种反应堆可以提前组装好后再运到核电站厂址,而不必担心当地缺少组装反应堆的设备和技术。而其缺点是,容量无法与传统反应堆相提并论,大约只有300兆瓦到500兆瓦的级别。此外,专家们还担心,这种大规模地建造会增加核扩散的风险。 同时,俄罗斯也试图将增殖反应堆技术与小型反应堆整合,制造一种叫做BREST的反应堆。它使用熔融态的铅作为冷却剂,和钠相比,这种物质不大容易与空气和水反应。 尽管俄罗斯在推广增殖反应堆以及小型漂浮式核电站,但该国最关注的还是贩卖最新一代的压水反应堆——(VVER)。其最大的优势,是其被动安全特性——假如发生事故,安全防护措施能在外界供电消失的条件下,自动停止反应堆的运行,而不需要工人干预。反应堆外的储水罐中储存的冷却水只需要在重力作用下,就可以流进反应堆,此外还可以用空气冷却反应堆。在俄罗斯南部边境一个在建的反应堆旁,首席工程师维克托·瓦格纳(Viktor Vagner)自豪地说:“在福岛核电站,这种安全防护措施就有可能挽救他们。” 人才培养:直线供应 核能工业的复兴离不开人才的培养:俄罗斯的核能人才教育是直线供应式的。例如有超过52年为核电站输送专业人才经验的乌拉尔联邦大学的核能学院,它的培养目标就是学生在经过5年半的学习,取得硕士学位毕业后能直接进入工作领域。俄国学院会提供高级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不仅仅是理论方面,还包括职业培训、进入核电厂实习以及在模拟机上练习操作。在整个俄罗斯,有至少三所以上的大学有类似的专业核能学院。但是在中国,大多数院校的核能专业都依托在相关领域的学院或者仅仅是自成一个系,并没有组成专业涵盖面广泛的学院。此外,中国的大学教育仅有理论方面的教学,对于职业技能,都是在工作之后再进行培训学习的。为了让自己的产品与服务更有吸引力,Rosatom公司还为客户国家的年轻人提供奖学金,让他们在俄罗斯学习核技术,优秀的学员还能获得“核电站与核电设施”相关的学位。 海外市场:在手订单30多个,在竞标20多个 根据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此前公布的年度报告,截至2015年底,公司在海外建设核电站的项目有36个核电机组,公司参与23个核电机组的竞标和谈判(印度有10个,南非有8个,哈萨克斯坦和中国分别有2个,阿根廷有1个)。预计到2030年时,能够收到多达80笔海外订单。俄罗斯国家原子能集团公司计划2030年前至少让28个核电机组在海外投入运行。而公司总收入的50%将来自海外市场。 参考文章: 2. 核电信息院,俄在2030年前将再建11台机组。2016.8.18 3.新浪财经,俄原子能公司寻求让28个核电机组在海外运行。2016.8.16 4.【核安全】俄罗斯核电行业专家:核电站安全的基础在于设计5.【三海一核】哈尔滨工程大学【核电】俄罗斯的核能帝国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