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中国造核潜艇 告诉你什么叫强国重器!

发布时间:2016-8-22 16:59    来自: 央视中国财经报道

这场核电产业的“饕餮盛宴”你享饱了吗?今天报道君要为大家来捡漏啦,不对,是捡宝儿~核之重器。

报道君:这里是中国第一代核潜艇的秘密研发基地。还没运走的这些零星部件,记录着40年前的时光。

工作人员们正在通过历史照片收集当年的设备,准备在原址建一个军工文化教育基地。

当时中国面临的形势非常紧迫。1954年,美国建造的世界第一艘核潜艇“鹦鹉螺”号服役,1957年苏联第一艘核潜艇下水。核潜艇的出现把一个国家的战略防御推向远海,强大的机动性和隐蔽性,让核潜艇同时具有毁灭性的攻击能力和强大的威慑力量,它一问世就被认为是捍卫国家核心利益的“杀手锏”。

厂房里有个极为特殊的一个地方,就是这个地下8米深的蓄水池。

核潜艇的动力装置核反应堆,能不能达到持续航行60至90天的要求,下水前必须先建一个环境条件一模一样的陆上模式堆,进行模拟实验。

报道君:老一代工程师给它起了个外号“旱鸭子”。钢铁包裹着的这段斑驳墙体,就是“旱鸭子”水下实验的地方。

墙壁上比较深的那一色,就是反应堆舱,比较厚的墙叫生物屏蔽舱,有800(毫米)厚,图上的弧形,像咱们那个核潜艇那个艇壳,相当于把它包起来,两个生物屏蔽舱的里面装着反应堆,反应堆当时是泡在水里面,在模拟的就是海上的情况,一个运行状态。

这间门里面藏着“旱鸭子”最核心的机密,它是主控室,是核潜艇的大脑。

报道君:因为保密原则呢,我们也只能拍到冰山一角。

这部电话交换机曾经可是直通中南海呢,当年即使一些小问题,也必须要马上抢修,抢修的时候听说周总理在电话机旁候了10个小时,非常关心抢修情况怎么样,会不会影响什么进度,抢修完了以后又打电话过来说,还是不要着急,科学嘛讲究客观规律,一步一步来。“ 1970年7月25日,“旱鸭子”开始起堆试验。做原子弹、氢弹试验,人员可以远离现场,但陆上模式堆必须人机共在。整个试验过程惊心动魄。

 

这是当年旱鸭子的关键部件主泵,建造于1968年,完全是自主设计制造。

这台自主设计制造的大型切割焊接一体机,用于核潜艇陆上模式堆的维修,已经服役了半个世纪。

这两个斜齿轮,它里面就是有弹簧,它和外围大齿轮进行啮合过程中,是为了防止它卡塞,它设计了两个弹簧连接斜齿轮,就是卡塞时候它可以抵消掉,可以进行调节,这种设计方式在教科书上可是看不到。包括这些齿轮在内,中国第一代核潜艇上需要自主制造的零部件有4.6万个,需要的材料多达1300多种。

报道君:1970年,中国第一艘核潜艇成功下水,没有用国外一颗螺丝钉。中国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全球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中国的老一辈核工业人真是让人钦佩,在当时那么艰苦的环境下,楞是把两弹一艇给造出来了。依靠着这种自主创新的精神,国家战略安全的基石不断夯实,核能利用的一个个核心技术也在不断被突破。

上一篇:【解密】世界核试验基地下一篇:央视中国财经报道:核工业科普饕餮盛宴来啦

    关注我们
  • 微信公众号:
  • NuclearNet
  • 扫描二维码加关注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联系我们|网站声明|中国核网-核能领域第一垂直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