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除了跟原子弹、核电站有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会用到 “核”吗?是谁在做核能的生意,这个生意又有多大呢? 今天咱就走走接地气路线,说说看咱身边的“核”。
“ 这不是医院吗?报道君带我们来这儿干嘛?医生正在看的这种病叫做低磷骨软化,引发这种病的体内肿瘤,小而隐秘,可能长在全身任何部位的骨头或软组织里,想要精确定位极其困难,在国际医学界都属于疑难杂症。做核磁,做CT,做普通X线,做超声,都找不到这样的肿瘤。 而通过加标到PET-CT技术就能准确定位到肿瘤到位置。说通俗点呢,就是“肿瘤侦探”。通过口服或注射,搭载核素标记的葡萄糖,会到达病人脏器的各个部位,由于肿瘤细胞代谢异常旺盛,会拚命吸收葡萄糖,核素作为标记就能迅速准确地找到病灶。 这个是医用针头,它们在这儿需要接受辐照。钴源辐照装置就安装1米厚的墙内,钴60放射出的伽马射线可以灭菌消毒。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用辐照消毒代替化学制剂消毒的比例已经超过80%,它最大的好处就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辐照消毒在中国也已经开始起步。辐照不仅能消毒,还可以帮助食品保鲜、延长各种材料元件的寿命。 我们还将去到巴基斯坦,这里是“华龙一号”海外首堆,就建在距卡拉奇市区不到23公里的海边。作为“华龙一号”中国项目的孪生兄弟,这个巴基斯坦最大的核电站,建成后每年发电量将超过180亿度,可以完全解决卡拉奇市及周边的电力供应问题。 还将穿越西部,从刚刚建成的巨大铀矿基地,去往重兵把守的铀浓缩基地,感受核产业的脉动。
目前中国运营的核电机组有30台,2015年,核电占国内电力来源比例仅有3%,75%的电力仍然依赖于燃煤火电。
但是到“十三五规划”全面落实的2030年,中国预计将有110座以上的核电站投入运行,这一数量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直接带动的投资可达数万亿元。
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核工业充分发挥着对国民经济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而随着一个个科技制高点的不断刷新,中国也将会更有力地参与到全球经济的建设与发展中。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