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顾发展与安全、权利与义务、自主与协作、治标与治本,这是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核安全峰会上,首次提出的中国“核安全观”。我国的核安全业绩在世界上属于先进水平,这是如何做到的呢?日前,央视记者经过特别允许,独家探访了我国主要的核燃料生产基地。 严密工艺流程确保核燃料生产安全 核电站中的核燃料,使用的是具有放射性的铀。这种在自然界储量稀少的材料,需要经过提纯加工后,才能变成富集度(又称加浓度,因铀浓缩的过程又被称为“富集”而得名)达到3.7%的粉末。7克重的核燃料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以相当于一吨的标准煤。存放核材料的燃料管都是用在高温下,具有强耐水腐蚀的金属锆制作而成的。装满核材料的燃料管经过机器人设备自动安装在一起。 我国在建核电机组规模世界第一 国家核安全局副局长郭承站还介绍说,中国在建和运行的核电机组达到56台,在建规模居世界第一,装机容量名列世界第三。 “百千万”团队确保高效监管 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后,我国对所有的核设施再次进行了全面的安全检查,强化监管能力。国家核安全局副局长郭承站介绍,国家核安全局从一个司增加到三个司,6个派出机构,5个技术支持单位,现在的监管队伍简称“百千万”。“百千万”指的是中央机关工作人员约100人、中央本级工作人员约1000人、全国各省份的工作人员加起来约一万人。“百千万”的团队确保对全国各类核设施、核技术利用单位的高效监管。 中国核安全业绩在世界上属于先进水平 中国的安全业绩在世界上属于先进水平,核电厂、核设施至今没有发生过二级以上的核事故,放射源的监管从十二五期间的事故率万分之二点五,下降到现在的万分之一。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