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人疑惑,机场安检为什么总是要求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和手机等物品单独过检?这不是让本就不快的安检流程更急人吗?北京首都机场给出的解释是,这类数码产品电子元件太多,内部结构复杂,很容易干扰安检仪对其他物品形状的判断,笔记本电脑的光驱、电池盒等部位本身也容易藏匿违禁品。借机夹带打火机、刀具、毒品的事情屡有发生。单独过检看似拖慢了进度,但可以让安检仪一次就能看清包内物品,从而降低开箱检查率,对旅客的通过速度反而是有帮助的。 其实,和对公共安全的保障相比,常见的X射线行李安检仪给人身健康带来的风险微乎其微。 日本使用的毫米波人体安检仪 安检禁用X射线照人 那么,成都双流机场用来扫描人体的“弱光子安检仪”又是什么鬼?今年9月初,笔者出差从成都返京时,也稀里糊涂地被这货照了一“发”,索性结合自己的经历、媒体的报道和环保部门的通告,来检举一下投放这台设备所犯的戒律。 “弱光子安检仪”的本质是妥妥的X射线安检仪,但安检区周围却没有任何醒目的警示说明来告知旅客(只在仪器上有一处极不起眼的小标志),反而用“弱光子”这个伪概念掩盖事实。这已经违反了我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第二章第十六条),侵犯了公众的知情权。 虽然厂家事后拿出了在生产地合肥获得的生产和销售这台设备的辐射安全许可证,但成都机场方面却没办理使用它的辐射安全许可证,同样不合法。 环保部表示,根据国标《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
18871-2002)的相关要求和国际辐射防护实践,不得采用电离辐射设备进行大规模人体相关普查性质的检测,因此使用单位应确定使用X射线人体安检设备的正当性,并严格限定其使用范围和对象,不得在公共场所对公众大规模使用。 老人、孕妇、儿童等敏感人群,本应特别注意X射线的辐射,尽管现场“请老人、小孩、孕妇、残疾人走人工安检通道”的提醒标语给出了选择权,但目的竟然仅仅是“为防止意外摔倒”。 X射线行李安检仪的辐射只在内部封闭空间产生,出入口设有防X射线外泄的铅胶帘,安全性较高,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可以忽略。 能躲开的井盖干吗要踩 既然本质是X射线,那这种仪器放出的辐射会对人体构成威胁吗? 电离辐射的危害程度与辐射剂量相关。公众每年额外可接受的(天然本底辐射和医疗辐射以外的部分)平均有效辐射剂量上限,是1000微希沃特(简称微希)。坦率地说,双流机场用的这台X射线人体安检仪,单次照射剂量并不高,只有0.7微希,就算每天都去照两次,一年下来也就500微希出头。而每坐一小时飞机受到来自宇宙射线的辐射就有3微希。 其实这设备的槽点并不完全在剂量上。有人这样打比方:假如一条必经之路遍地是井盖,该走还是得走;倘若只有一两个井盖而且位置可避开,那就犯不着专门上去踩两脚。这就引出了电离辐射防护的一条重要原则:可有可无的辐射,再小也不照。 由于宇宙射线和天然放射性元素的存在,没人能彻底躲开电离辐射,而且它对生物组织的杀伤作用,理论上不存在绝对的安全线,多一点受照剂量就多一丝健康风险。好在正常的天然本底辐射远不至于伤身致病,我们无法计较也不必计较。 为了保护旅客隐私,毫米波人体安检仪显示的图像抹去了乘客身体特征的细节,换成了卡通画似的轮廓。图中的黄色色块为安检仪查出的异常物品。 “酱油客”也得挨辐射 国标指出,在引入任何伴有辐射的事物之前,都必须经过正当性判断,只有确认它对受照个人和社会带来的效益胜过可能产生的辐射危害时,才是正当的。比如在玩具、食物、护肤品等日常商品里人为添加放射性物质,即便不超标,也是不具有正当性的做法。用X射线机对人体进行安检也是如此,金属安检门加上人工搜身的方式,作为目前国内对人体安检的主力手段已经够用。 值得注意的是,成都双流机场的“弱光子安检仪”这道安检关口,还直接设在航站楼出发大厅的入口处,这意味着不仅登机的旅客要被辐射,送机的亲友团、航站楼里的商户以及只为去趟洗手间的“酱油客”,也得从这道看不见的辐射网间走一遭,无疑属于滥用辐射。 有些人疑惑,常见的人体金属安检门是不是也对人体有损害?人体金属安检门利用的是电磁感应原理,与X射线等电离辐射无关,理论上安全性高得多。设备两侧门板内装有收发交变电磁场的传感器,通电后在门间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电磁场。旅客身上的金属物品通过时,会由于金属的导电性产生涡电流,而该电流又会产生电磁场,并与设备本身发出的电磁场相互作用,接收装置靠感应这种磁场的变化来探测金属物体的存在。 毫米波安检仪可保隐私 但是,这种传统安检门的不足之处就是过检效率较低,客流一大就容易排长队,增加等待时间,而且对非金属类检测能力不足。于是,毫米波安检仪出现了。 毫米波一般定义为频率为30~300吉赫兹之间的电磁波,在电磁波谱上介于红外线和微波之间,因波长在10毫米以下而得名。虽然它与X射线同样利用了成像检测的技术,但这个波段的电磁波能量比X射线小得多,不足以破坏分子结构,属于非电离辐射,物理机制上比X射线安检的健康风险更小,并且同样能辨识人体夹带的各类物品。 欧盟委员会2011年11月14日发布新规定,各成员国禁止在机场用带有电离辐射的设备对人体安检;基于保护乘客隐私的原因,美国2013年将机场中的X射线安检仪撤下,全部换成了毫米波安检仪。这些毫米波安检仪显示的图像经过了软件修正,抹去了乘客的身体特征,换成了卡通画似的轮廓。在我国,毫米波安检仪已经在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和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投入使用。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