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说核 | 今天中国为何如此自信: 致敬“两弹一星”元勋

发布时间:2017-3-22 09:00    来自: 中国核网



 

陈芳允(1916.04.03-2000.04.29)无线电电子学家,浙江黄岩人。1964年至1965年,提出方案并参与研制出原子弹爆炸测试仪器,并为人造卫星上天作出了贡献。

陈芳允先生和爱人沈淑敏的爱情故事很浪漫,他是靠一手好厨艺赢得美人芳心的。有意思的是,后来为了将全部时间投入科研当中,他不得不丢下厨艺,几十年后的金婚庆典中,沈淑敏说他们家的陈先生,现在连下面都不会了。

陈先生是个坚定的爱国主义者,九一八事变后参加了抵制日货等游行活动,抗战胜利后为了不去为发动内战的蒋介石政权服务,他跑回湖州找当医生的岳父为他拔去一个脚趾甲,造成假伤,回到上海住进医院里。

为了节省时间,他竟练就了一手绝活,那就是自己给自己理发,因为他说去理发店太费时间了。他生活简朴,家里窗帘破了也不舍得换,可是他的科研成果却价值何止万金。

 

陈能宽(1923.4.28-2016.5.27 ) 著名金属物理学家。湖南省慈利县人,男,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1960年以后从事原子弹、氢弹及核武器的发展研制。

1949年他被选为留美科学工作者协会第一届干事、留美科协学术小组联络人和耶鲁区会的负责人,为动员留美人员回国做了大量工作。陈能宽多次受到美国移民局官员的盘问,并对他施加压力。在压力下,陈能宽更积极参加许多留美华人爱国联谊活动。直到1955年秋,中美两国在日内瓦达成“交换平民及留学生”协议,他才真正有了归国的希望。有些美国朋友对他急于回到贫穷落后的中国不解,他说:“新中国是我的祖国,我没有理由不爱她。这种诚挚的爱,就象是被爱神之箭射中了一样,是非爱不可的!”。陈能宽终于在1955年11月25日,带着全家大小乘威尔逊总统号轮船,从旧金山经檀香山、日本、菲律宾、香港,于12月16日抵达深圳,实现了回国愿望。

淡泊名利。有的发明创造和科技成果在报奖时,大家公认陈能宽应该排名第一,他却“利用职权”把自己的名字勾掉,将荣誉让给一起攻关的年轻人。最后公布名单时,他比列名的人更感到欣慰和欢悦。

 

杨嘉墀(1919.07-2006.06.11)江苏省吴江县人,中国航天科技专家和自动控制专家、自动检测学的奠 基者。领导和参加了卫星总体及自动控制系统研制。

留学美国后,杨先生成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员和美国洛克菲勒研究所高级工程师。1955年,美国过程仪器公司与杨嘉墀签订了生产合同,每生产一台仪器,给杨嘉墀100美元发明金。这笔财富可想而知,可是在1956年他却选择了回国。

 

周光召(1929.05.15- )湖南长沙人,理论物理、粒子物理学家。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工作,曾任中国科学院院长。世界公认的赝矢量流部分守恒定理的奠基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80年代初,周光召应邀赴美讲学,美国纽约市立大学授予他荣誉科学博士学位后,他对记者说:“我认为这不仅是我个人的荣誉,也是中国科学家的荣誉,这表明中国科学家在最近这些年所做的努力已经开始在国际上得到了承认。”

 

钱学森(1911.12.11- 2009.10.31)浙江杭州人,汉族,195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学位,中将军衔,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中国火箭之父”,“导弹之王”,2007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1950年,钱学森上港口准备回国时,被美国官员拦住,并将其关进监狱,而当时美国海军次长丹尼·金布尔(Dan A. Kimball)声称: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 个师的兵力。

从此,钱学森在受到了美国政府迫害,同时也失去了宝贵的自由,他一个月内瘦了三十斤左右。移民局抄了他的家,在特米那岛上将他拘留14天,直到收到加州理工学院送去的1.5万美金巨额保释金后才释放了他。后来,海关又没收了他的行李,包括800公斤书籍和笔记本。美国检察官再次审查了他的所有材料后,才证明了他是无辜的。

1955年,经过周恩来总理在与美国外交谈判上的不断努力——甚至包括了不惜释放11名在朝鲜战争中俘获的美军飞行员作为交换,1955年8月4日,钱学森收到了美国移民局允许他回国的通知。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回国愿望终于得以实现了,这一天钱学森携带妻子蒋英和一双幼小的儿女,登上了“克利夫兰总统号”轮船,踏上返回祖国的旅途。

1955年10月1日清晨,钱学森一家终于回到了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回到自己的故乡。

1956年。菊香书屋。毛泽东走上前去,紧握着站在周恩来身旁有点拘谨和紧张的钱学森的双手,“盼了你好久……听说美国人把你当成5个师呢!”毛泽东伸出五个手指头,“我看呀,对我们说来,你比5个师的力量大多啦!”


上一篇:核电厂怎样防范“人祸”?下一篇:谜一样的9秒:测不准的中子寿命

    关注我们
  • 微信公众号:
  • NuclearNet
  • 扫描二维码加关注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联系我们|网站声明|中国核网-核能领域第一垂直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