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皮书因发生日本大地震而夭折 报道称,白皮书将指出,要继续利用核能,必须直面民众的不信任和不安,同时进一步采取措施减轻国民的担忧。此外,由于核事故对社会的影响仍在持续,查明其原因及损失状况的工作依然重要。 围绕日本已经决定报废的快中子增殖反应堆“文殊”的后续开发工作,白皮书指出,应该在商业化的背景下讨论其成立的条件和目标。 该白皮书原定在2011年3月发布,后因发生福岛核事故而中断。与此前不一样的是,新的白皮书的内容大多采用中立的表述,编撰白皮书的原子能委员会此次也是以中立的态度在日本的相关政府机构之间发挥协调作用。 除了发布反省核事故的白皮书,据共同社8月28日报道,日本政府还准备在明年将监管核电站是否得到安全运转与管理的检查官人数上调30人。此前,隶属于日本原子能规制厅以及各地方政府当地事务所的检察官人数共计约300人,在上调30人后,总数将在下半年达到330人。 由于日本政府于今年4月对《反应堆等规制法》进行了修改,规定从2020年度起,日本政府将对核电站安全工作实施预先不通知电力公司的突击检查制度,因此相关检察官届时不仅将负责对核电站设施的不定期检查,还将对各核电站每13个月一次的定期检查进行监督,同时参与大量培训,以学习、精通相关核设施的性能与构造。 日本民众及国际社会仍担心日本核泄漏 此外,据共同社8月31日报道,为了防范核电站事故导致的放射性物质扩散,并在事故发生后尽快掌握居民遭受的辐射量,日本环境省初步决定从下年度起着手制定操作规程。目前,约19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13万元)的相关费用将被列入日本2018年度的预算概算要求中。 具体说来,日本环境省将对日本核电站所在地政府拥有的辐射测定仪器,以及核事故发生时从事相关测量工作的人员进行统计调查,并根据情况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同时对相关设施和仪器展开讨论,最后在以上基础上制定出操作规程。 此前,福岛核事故释放的放射性碘131如果被人体吸收后,容易因积蓄在人体的甲状腺部位并引发癌症。由于其半衰期仅为8天,因核事故发生后初期的监测和检查制度未能及时建立,许多民众至今依然担心辐射是影响健康的原因之一。福岛核事故后修订的《防灾基本计划》规定,在事故后一周内必须掌握放射性碘131的内照射状况,因此,该操作规程的制定将提高此计划的实效性。 事实上,不仅是日本民众,福岛核泄漏及其后续处理问题也影响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邻国。今年的央视“3‘15”晚会就曝光了日本核污染地区产品流入中国市场。 当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曾指出,在福岛核事故发生六周年之际,日本媒体的报道总体也认为日本政府在核污染水和土壤及放射性废弃物处理方面缺乏有效手段,向海洋排放核污水给周边海洋环境和民众健康带来隐患,“(日方)有关对策滞后且信息公开不透明,食品安全等相关数据缺乏足够说服力。” “遗憾的是,日本政府在过去的6年里对福岛核泄漏问题要么讳莫如深,要么闪烁其辞,对日本国内外的担忧始终没有给出一个令人放心、让人安心的答复。”华春莹说。 值得注意的是,在福岛核事故发生逾6年之后,日本核能经济规模较十年前几乎减半。共同社8月29日报道,据日本内阁府调查汇总估算显示,2015年度日本核能经济规模整体约为4453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702亿元),而2005年度调查的数据则为88527亿日元,规模减半的主要原因是福岛核事故后各地核电站停运并迟迟无法重启。这或许可以说明,日本为何急于恢复对核能的发展。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