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十大核安全事故排行榜!

发布时间:2017-11-24 17:32    来自: 安全产业大数据



7.1979年美国三里岛核事故(INES 5)

1979年美国三里岛核事故

1979328日,三里岛核电站(位于宾夕法尼亚州哈里斯堡附近)TMI-2反应堆的冷却液泵发生故障,一个卸压阀们无法关闭。控制室工作人员随即听到警报并看到警告灯亮起。不幸的是,传感器本身的设计缺陷导致核电站操作人员忽视或者误解了这些信号,就这样,反应堆芯因温度过高最终熔化。在形势得到控制时,反应堆芯已经熔化一半,反应堆安全壳底部的近20吨熔铀慢慢凝固。安全壳内部的蒸汽和气体排放口导致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到大气和周围环境。

三里岛核事故并没有导致任何核电站工作人员或者附近居民死伤,但仍旧被视为美国商业核电站运营史上最为严重的核事故。事故发生后,相关新闻报道 铺天盖地而来,有人还将这场核事故与12天前上映的影片《中国综合症》的情节相比较,《周六夜现场》也推出与此相关的短剧,所有这一切都让三里岛核事故在 20世纪晚期的流行文化中占据一个显著位置。自这场核事故之后,美国再未发生核事故,也再未建造新核电站。

8.1957年前苏联克什特姆核灾难(INES 6)

1957年前苏联克什特姆核灾难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世界开始笼罩在冷战的阴云下。冷战期间,前苏联和美国这两个超级大国展开核军备竞赛,由于急于求成,错误就在所难免。19579月,位于奥焦尔斯克(1994年之前被称之为车里雅宾斯克-40”)的玛雅科核燃料处理厂发生事故,INES等级达到6级。

这座处理厂建有多座反应堆,用于为前苏联的核武器生产钚。作为生产过程的副产品,大量核废料被存储在地下钢结构容器内,四周修建混凝土防护结构,但负责冷却的冷却系统并不可靠,为核事故的发生埋下隐患。

1957年秋天,一个装有80吨固态核废料的容器周围的冷却系统发生故障。放射能迅速加热核废料,最终导致容器爆炸,160吨的混凝土盖子被炸上天,并产生规模庞大的辐射尘云。当时,共有近1万人撤离受影响地区,大约27万人暴露在危险的核辐射水平环境下。至少有200人死于由核辐射导致的癌症,大约30座城市从此在前苏联的地图上消失。

直到1990年,前苏联政府才对外公布克什特姆核灾难的严重程度。但在此之前,美国中央情报局就已知道这场灾难,由于担心可能对美国核电站产生负面影响,当时并不披露任何信息。在克什特姆,面积巨大的东乌拉尔自然保护区(也被称之为东乌拉尔辐射区”)因为这场核事故受到放射性物质铯-137和锶-90的严重污染,被污染地区的面积超过300平方英里(约合800平方公里)

9.2011年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INES 7)

2011年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

2011年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

福岛第一核电站位于东京东北部170英里(约合270公里),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核电站之一,共建有6座核反应堆,负责为东京和日本电网供电。 

2011311日,日本东北发生毁灭性的9.0级地震和海啸,地震引起的断电以及大规模损毁了核反应堆机组与电力网的连接,只能倚赖紧急柴油发电机驱动电子系统与冷却系统。在福岛第一核电站内共有六个沸水反应堆机组。大地震发生时,为了准备定期检查,456号机正处于停机状态。当侦测到地震时,123号机组亦立刻进入自动停机程序。但是大海啸淹没了紧急发电机室,损毁了紧急柴油发电机,令冷却系统停止运作,反应堆开始过热。同时,地震与海啸造成的损毁也阻碍了外来的救援。在之后的几个小时到几天内,123号反应堆经历了堆芯熔毁。

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INES等级最初被定为4+级,但法国核安全机构认为实际严重程度超过4级。最终该事故被IAEA认定为核安全事故的最高等级即7级。

虽然事故已经过去了六年多,但是政府的善后工作仍然处在初始阶段。由于地震和海啸的破坏,核电站的三个反应堆因过热发生堆芯熔毁,大量核燃料向外泄露,至今仍然下落不明。幸运的是,最近新一代抗辐射机器人Manbo避开反应堆中的危险热点抵达了严重受损的三号反应堆底部,向科研人员发回了熔毁铀燃料的视频。这是科研人员在核电站事故发生后首次定位熔毁燃料。

10.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灾难(INES 7)

1986年发生事故的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灾难

1986年前苏联发生的切尔诺贝利核灾难严重程度超过克什特姆核事故,如果将核辐射扩散程度作为测量标准,这场核灾难的严重程度达到克什特姆核灾难的4倍。迄今为止,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蒸汽爆发和反应堆熔毁事故与福岛第一核电站核安全事故齐名,成为历史上INES等级达到7级的核事故。

这场核灾难发生在1986426日,当时4号反应堆的技术人员正进行透平发电机试验,即在停机过程中靠透平机满足核电站的用电需求。由于人 为失误导致一系列意想不到的突然功率波动,安全壳发生破裂并引发大火,放射性裂变产物和辐射尘释放到大气中。当时的辐射云覆盖欧洲东部、西部和北部大部分地区,有超过33.5万人被迫撤离疏散区。此次核事故的直接死亡人数为53人,另有数千人因受到辐射患上各种慢性病。

今天,切尔诺贝利周边地区呈现出一种怪异的反差。切尔诺贝利和普里皮亚特这两座遭到遗弃的城市慢慢走向衰亡,周围林地和森林地区的野生动物却因为人类的撤离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有报道称,当地甚至再次出现了已经消失几个世纪的猞猁和熊,它们的出现说明大自然拥有惊人的恢复能力,生命即 使在最为可怕的环境下也有能力适应并进行调整。

切尔诺贝利已经成为核事故的一个代名词,反原子能抗议者经常用另一个切尔诺贝利这样的字眼儿警告世人。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所在地区被称之为疏散区,乌克兰政府很难阻止自称潜行者的人进入这一地区冒险取乐。对于这些不知危险为何物的家伙, 我们要送他们一句话——一些看不见的东西会让你们很受伤

自然灾害、人为失误以及设备老化都是核工业无法回避的现实。全世界正在运营以及建造中的核电站共有近500座,我们当前面临的问题并不是未来是否会发生另一场核事故,而是何时发生。人类历史上每项技术的发展,都会伴随着收益和风险。在核事故面前,人类的力量依然非常渺小。直面核事故,敬畏核安全!


123
上一篇:美国核能界,在交叉路口的呐喊!下一篇:当马云唱歌拍电影时盖茨当上院士了,外籍院士是怎么选的?

    关注我们
  • 微信公众号:
  • NuclearNet
  • 扫描二维码加关注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联系我们|网站声明|中国核网-核能领域第一垂直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