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德国 立即拆除为首选方案 德国核设施退役以立即拆除为首选方案。德国核电站退役有两种策略:首先是立即拆除,核设施关闭后在尽可能早时间内拆除;其次是延缓拆除,安全封闭30年之后拆除。除了前东德的Greifswald核电站采用延缓拆除外,主要采用的是立即拆除,目前有些已退役的场址已经向公众完全开放。由于早期德国的放射性废物只允许深地质处置,封固埋葬将设施变为近地表处置场,这种方案不符合德国的处置政策,所以封固埋葬退役策略不考虑。 目前,德国有34个研究堆永久关闭,其中22个已经完全拆除,10个正在拆除或准备拆除,只有2个在安全封存; 14座核电反应堆和原型核电堆正在拆除,计划都要达到无限制开放。KKN和HDR 2个动力堆已完全拆除并恢复到绿地,从核审管辖完全解控。2个动力堆(KWL Lingen,THTR-300 HammUntrop)在执行安全封存。 此外,11个核燃料循环设施永久关闭,其中5个已经完全拆除,6个正在进行拆除,其中包括:哈瑙(Hanau)的4个核燃料元件制造厂,已接近完全拆除,场址净化正在进行。德国卡尔斯鲁厄后处理厂(WAK)热工艺室已经净化,厂房正在作净化,暂存高放废液的贮罐和VEK玻璃固化设施正在进行拆除。 俄罗斯 奉行“计划生育”政策 俄罗斯的反应堆退役政策是:退役一套机组, 建一套新机组,即所谓的“计划生育”退役政策。 一座堆当经济或技术条件使安全运行不再可能时就应当退役,在一套机组退役后, 在同一场地建造另一座新机组。这种方法是对现有设施和人员的最佳利用,并可以避免开辟新场地的问题。同样, 这种办法还节省了把退役核电机组的场址还原为绿地的巨额费用, 更何况俄罗斯缺少地区放射性废物贮存库。 此类退役的四个阶段包括:(1)停堆与准备: 实现核安全状态, 设备的标准去污;(2)准备长期监测贮存:高放设备(如燃料组件)的隔离, 同时拆除低放和无污染设备、建筑等, 除去放射性废物并做好长期贮存的准备;(3)隔离设备的长期监测贮存。在此条件下进行的感生放射性活度同位素分析表明,经过20-30 年之后只剩下长寿命核素, 在此期间放射性总活度减少60-100%。(4)机组最终拆除并准备再建一套新机组。这四个阶段可能需要30-40年。 当前,俄罗斯有六个民用反应堆正在退役:三个早期的石墨水冷堆(LWGRs),Melekess VK-50原型沸水堆,新沃罗涅日核电站内的两个较大的原型VVER-440机组。大部分都是在1981-1990年关闭,燃料已被移出,正等待拆除。 2014年9月初,俄罗斯季米特洛夫格勒的反应堆研究所完成了研究堆RBT-10/1的退役。RBT-10/1从1983年开始运行,用于研究经过辐照后的材料性质以及生产放射性核素源或特定性能要求的材料,1994年开始被闲置并于2005年宣布关闭。退役工作包括清除乏燃料以及拆卸堆芯、现场转换设备和该场址中可用于另一座研究堆RBT-10/2的实验装置。 美国 延缓拆除和立即拆除策略结合使用 美国早期关闭的反应堆采用延缓拆除策略者居多,而后期关闭的反应堆采用立即拆除策略者居多。因为核电站延缓更长时间拆除,并不能带来更多好处,美国核管会要求所有核电站停止服役关闭后,封存时间不超过60年。 现在美国有32个动力堆、16座实验/研究堆已经关闭,正在执行退役计划。以33座反应堆的退役现状为例,其中有15座采用立即拆除策略,并有12座已经完成拆除,其它处于正在拆除阶段;12座反应堆采取延缓拆除策略;三里岛-2 为卸出乏燃料后监测贮存;仅有个别进行封固埋葬的是小的实验工厂:波多黎各的Bonus沸水堆、俄亥俄州的Piqua有机慢化反应堆、Nebraska的Hallam石墨慢化钠冷反应堆,没有由NRC审批的工厂采用封固埋葬策略。还有两个是在2013年刚刚关闭,退役方案待定。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