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全球核电全景图:448台机组在运、59台在建!

发布时间:2018-8-24 16:02 原作者:E Small Data   来自: 国际能源小数据

世界核电协会(World Nuclear Association)日前发布2018年版核电行业状况报告,至2017年底全球共有448台在运核电机组,总装机容量392吉瓦(比2016年增加2吉瓦),平均容量系数81%,发电量达到2506TWh(比2016年增长20TWh)。

 

 

2017年总共有5台机组正式退役(3025MW,其中2台机组已经停运多年),同年有4台新的核电机组并网(3373MW),这4台机组的平均建设周期为58个月。2017年底共有59台核电机组在建,其中有2017年开工的4台机组(另有2台机组停建)。预计2018-2019年将有25台核电机组竣工,核电发展将迎来一个小高潮。

 

 

世界核新闻网2018年8月16日报道,根据世界核协会(WNA)最新公布的《2018年世界核实绩报告》,2017年全球核发电量达到2506 TWh,连续第五年实现增长。该协会称,核工业正沿着实现和谐计划近期目标的轨道前进。

 

这份报告详细介绍了2017年的核发电量和核工业建设成就,并特写了5个案例研究,包括如何使一座役龄最长的反应堆达到100%可利用因子,日本两座反应堆重启以及分别位于中国、俄罗斯和韩国的总计3个新反应堆的建设和运行专题。

 

截至2017年年底,全球448座可运行反应堆的总装机容量达到392 GWe,与2016年年底相比增加了2 GWe。2017年,4座新建反应堆并网发电,总装机容量为3373 MWe;在建反应堆的数量为59座,较上一年减少了2座;5座反应堆(其中2座已多年不发电了)永久关闭,总装机容量为3025 MWe。

 

2017年的平均建设周期从2016年的74个月降至58个月,与2001—2005年的五年最低平均建设周期持平。

 

2017年全球核反应堆的平均容量因子为81%,保持了2000年以来约80%的高容量因子,高于20世纪80年代初60%的平均容量因子。世界核协会说:“一般来说,高容量因子反映了良好的运行实绩。但在一些国家,核反应堆以负荷跟踪模式运行的趋势日益明显,这导致了较低的年均容量因子。”

 

该协会指出,在核反应堆实绩方面没有显著的役龄相关趋势。过去5年的反应堆平均容量因子显示,除役龄外,其他方面没有显著的变化。

 

世界核协会总干事丽欣说:“没有核能,就没有可持续的能源未来。我们将需要所有的低碳能源。核电装机容量必须扩大,以实现核工业的和谐目标,即在2050年前使核电提供全球25%的电力需求。”

 

和谐目标将需要使核发电量达到现有水平的3倍。届时,将需要建设约1000 GWe的容量以实现该目标。

 

丽欣说:“尽管要实现和谐目标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但在全球反应堆实绩和新增容量方面都已取得良好的进展。2015年和2016年,每年有近10 GWe的新容量并网发电,2017年仅有3.3 GWe并网。但2018年和2019年,预计将有超过26 GWe的新容量并网,实现首个5年的总体目标。”

 

她补充说,“为满足和谐目标所需的装机容量增长速度,需要在未来10年内加快新建速度,最终达到每年新增33 GWe的平均水平。”

  

为实现上述目标,世界核协会已确定三个行动领域:在各个电力市场建立公平的竞争环境,建立和协的监管程序以及有效的安全范式。

上一篇:芬兰公司瞄准中国的放射性废物市场下一篇:法国核设施存在原始缺陷 需加强核电厂安全

    关注我们
  • 微信公众号:
  • NuclearNet
  • 扫描二维码加关注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联系我们|网站声明|中国核网-核能领域第一垂直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