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海阳核电2号机组在完成主泵变频器“四用一备”可靠性提升工程试验后达到满功率运行状态,标志着海阳核电2号机组成为国内AP1000首台具备主泵变频器备用切换能力的机组。
10月17日至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10月17日下午,由中国贸促会、国务院国资委、全国工商联共同举办的“一带一路”企业家大会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中核集团、中广核集团、华能集团、国家电投应邀参加。10月18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论坛开幕式并发表演讲,宣布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促进绿色发展和推动科技创新是其中重要内容。
10月24日,“国和一号”产业链联盟暨党建联盟集中签约会在上海核工院顺利召开。至此,联盟成员单位达到88家,党建联盟成员单位达到79家。
10月31日,华龙一号批量化示范项目——中核集团漳州核电1号机组一回路水压试验圆满成功,标志着漳州核电1号机组由安装全面进入调试阶段。
11月6日,记者从国家电投获悉,近日国家电投核能总工程师、首席科学家、国和一号总设计师郑明光出任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核能常设咨询组主席,并首次以该身份在IAEA总部主持核能常设咨询组(SAGNE)工作会议,与20名全球核能领域顶级专家共话国际核能发展事宜,为IAEA提供核能顶层工作咨询建议。
11月6日,中国核电旗下海南核电一期工程累计安全发电突破700亿千瓦时,等效累计节约标准煤消耗约21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300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约15万公顷,经济、社会和环保效应显著。
11月11日,二〇二三中核智库论坛——核能“三步走”发展40年在京成功召开。中核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余剑锋发来贺信,提出核能“三步走”作为国家战略。1983年,国家“核能发展技术政策论证会”首次提出我国核能“热堆-快堆-聚变堆”的三步走发展战略。
11月12日,世界首个核电超大型高位集水海水冷却塔——广东廉江核电项目1号冷却塔环基最后一仓顺利浇筑完成,标志着1号冷却塔环基全面合拢。
11月15日,中核集团下属中国核电投资控股辽宁徐大堡核电站1号机组核岛开工仪式在葫芦岛兴城市举行。
11月25日,我国首个跨地级市核能供热工程——国家电投“暖核一号”三期核能供热项目正式投运,海阳核电供暖区域同时覆盖烟台海阳市、威海乳山市,实现零碳热源的跨区域互通共享。
当地时间11月28日,第五届世界核能工业博览会在法国巴黎开幕。中核集团、中广核集团、国家电投等12家中国企业参展,是除法国本土展团外最大的国际展团。中国展台围绕核能、核燃料、非动力核技术、数字化等产业,重点展示了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中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级数字化仪控平台“和睦系统”等诸多科技创新成果。
据央视网12月6日报道,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标志性成果、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在山东荣成正式投入商业运行。
12月9日,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作出决定,华龙一号示范工程福清核电5、6号机组荣获2022-2023年度国家优质工程金奖。这是福清核电继3、4号机组第二次荣获该金奖。福清核电成为唯一一个两次获得国家优质工程金奖的核电基地。
12月14日,在法国卡达拉奇,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总部签署协议,宣布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面向全球开放。
12月29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广东太平岭、浙江金七门核电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