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核能之美】被驯服的猛兽:核电站探秘

发布时间:2014-10-10 16:59    来自: 机械美学微信

明天是广岛原子弹爆炸69周年。二战后,全世界都在反思核弹对人类造成的悲剧和威胁,各国都开始致力于发展和平利用核能的技术,驯服这只猛兽为人类造福。世界各地包括日本,迄今已建造了400多座核电站。本期看看核电站惊艳而令人生畏的美丽。

法国Cattenom核电站,1979年和1991年之间建造

德国Isar核电厂

加利福尼亚Rancho Seco核电厂

德国Isar核电厂

极光下的挪威瑟雷萨核基地

奥地利AKW Zwentendorf核电厂

南非Koeberg核电站 

Vattenfall公司的C3反应罐

瑞士的一个核反应堆

瑞典Forsmark核反应堆

压水反应堆的核燃料

奥地利AKW Zwentendorf核电厂对称涡轮

核电设备制造商Atommash技术专家正在检查蒸汽发生器的底部

南非Koeberg核电站热交换器

秘鲁IPEN核反应堆

奥地利AKW Zwentendorf核电厂

241,一种合成的放射性元素,是烟雾探测器的组成部分。它可以散发α射线,并在一段时间后慢慢衰变为镎。

包含孔雀石等不同的铀矿物的美丽结晶

包含铜铀云母和孔雀石的铀矿石

刚果Musonoi矿出产的一种稀有铀矿

法国勃艮第La Faye矿出产的一种罕见的次生铀矿物

美国科罗拉多州Katydid矿的钍矿水晶

斯洛伐克莫霍夫奇核电厂(NPP)国际原子能机构核查人员全面检查工作训练,检查燃料组件的实际库存。

著名的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厂4号机组

俄罗斯库尔斯克核电站

奥地利AKW Zwentendorf核电厂

奥地利AKW Zwentendorf核电厂中央控制室

英国奥尔德伯里核电站中央控制室,201238日这座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核反应堆英国奥尔德伯里核电站一号机组在运行了44年后关闭

为英国Curthwaite核电运输核原料的火车

核电近年在行业中比重不断下跌。核反应堆的数量在2002年达到顶峰,全球有444座,到2012年降为427座。发电量由2006年峰值减少了12%,部分原因是福岛事故后停产的日本核电站。核电产生的电力占全球的比例顶峰时在1993年,为全球的17%2012年下降到10%。各个核电站的经营年限也在增加,其中有31座的年限已达40年,因此未来的下降比例还会更快。

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有一座导弹博物馆,陈列着除了TITAN核弹外的很多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军械。


原子弹"小男孩"的模型

小男孩形状较为细长,长3.05米,直径0.711米,重4.09吨,内装60千克铀。由于核子燃料枪将大量核材料推进炸弹时已达临界质量,很容易触发爆炸,这种类型的炸弹后续再未制作。

 

原子弹"胖子"的模型

“胖子”是使用钚的内爆型核弹。原理是将一个处在亚临界状态的钚球放置在一个空心球体的中心。位于其表面的大量雷管同时燃烧时,产生强大的向内压力,挤压这个胶囊,增加钚的密度。这就产生了一个临界状态,继而发生核爆炸。这颗10000磅的核弹具有约2万吨TNT炸药的爆炸力,约等同于小男孩。

这两颗原子弹的原身已经跟无数生命一同烟消云散,它们是人类历史上仅有的两个参战核弹。


执行两次投弹任务的都是B-29轰炸机

一切都在2周内发生——

1945726日,美英和中华民国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

728日,日本政府表示拒绝接受《波茨坦公告》。杜鲁门为迫使日本迅速投降,并抑制苏联,下令使用原子弹。

86日早上91417秒,“小男孩”夷平了广岛(左边的蘑菇云),这枚铀弹在广岛上空600米处爆炸,瞬间方圆14平方公里内有6万幢房屋被摧毁,死伤20余万。吓傻了的日本政府仍在犹豫和侥幸中试图掩盖消息,把全部希望寄托在苏联的调停上。

88日,苏联突然宣布9日起对日宣战,杜鲁门决定不再给日本机会。

891130分,钚弹“胖子”摧毁了长崎(右边的蘑菇云)。由于长崎的丘陵地形,损失少于地势平坦的广岛市,死伤人数8万余人。

815日,日本天皇发布投降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

1998年开始,日本在核弹纪念日前发函邀请各持核子弹的大国出席仪式。美国过去一向不给予官方回应。直到奥巴马上任后的2010年,才决定派罗斯大使出席仪式,引起全球关注。白宫表示,这是为了哀悼在二战时丧生的人们”。

2014728日,就在几天前,当年广岛投弹的机组成员西奥多˙范柯克离世,享年93岁。至此,这场人类历史上的惨痛一笔再无亲手执行者在世。


70年代法国的Nuke核试验

美国Mark-21核弹。作为在50年代生产的最强大最危险的核武器之一,Mark-21的引爆是1954年名为Operation Castle的核试验的一部分。

上一篇:“小铀”的核电之旅下一篇:走进核电站——美国篇(001)

    关注我们
  • 微信公众号:
  • NuclearNet
  • 扫描二维码加关注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联系我们|网站声明|中国核网-核能领域第一垂直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