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世界核电发展历程

发布时间:2014-11-4 10:17    来自: 中国核电网

世界核电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实验示范阶段(1954-1965)、高速发展阶段(1966-1980)、滞缓发展阶段(1981-2000)、开始复苏阶段(21世纪以来)

 

1、 实验示范阶段(1954-1965)

1954-1965年间世界共有38个机组投入运行,属于早期原型反应堆,即第一代核电站

 

期间1954年苏联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5MW实验性石墨沸水堆;1956年英国建成45MW原型天然铀石墨气冷堆核电站;1957年美国建成60MW原型压水堆核电站;1962年法国建成60MW天然铀石墨气冷堆;1962年加拿大建成25MW天然铀重水堆核电站。

 

2、 高速发展阶段(1966-1980)

1966-1980年间世界共有242个机组投入运行,属于第二代核电站。由于石油危机的影响以及被看好的核电经济性,核电得以高速发展。

 

期间美国成批建造了500-1100MW的压水堆、沸水堆,并出口其他国家;苏联建造了1000MW石墨堆和440MW1000MW VVER压水堆;日本、法国引进、消化了美国的的压水堆、沸水堆技术;法国核电发电量增加了20.4倍,比例从3.7%增加到40%以上;日本核电发电量增加了21.8倍,比例从1.3%增加到20%

 

3、滞缓发展阶段(1981-2000)

1981-2000年间由于石油危机导致经济发展减缓电力需求下降,加上三哩岛和切尔诺贝利事故的影响,西方发达国家核电发展缓慢,原因有:担心核武器扩散;担心核电厂发生严重事故;担心高放射性废物污染环境,影响后代。

 

但是90年代,印度、韩国和中国等国仍继续大规模建造核电。

 

4、开始复苏阶段(21世纪以来)

21世纪以来世界核电发展开始复苏。主要原因有:世界能源紧张要求发展核电;全球减少CO2排放的要求为核电的发展提供机会;核电运行业绩的持续改善改变了对安全性的顾虑;世界各国积极的核电发展规划。

 

美国、欧洲、日本、加拿大开发的先进轻水堆核电站,即第三代核电站(ABWRSystem80+AP600AP1000EPRACR)取得重大进展,有的已投入商运或即将立项。

 

原标题:世界核电发展历程

上一篇:世界核电情况简介下一篇:一至四代核电技术发展史盘点

    关注我们
  • 微信公众号:
  • NuclearNet
  • 扫描二维码加关注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联系我们|网站声明|中国核网-核能领域第一垂直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