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始建于1972年的核电站(Zwentendorf Nuclear Power Plant)坐落在奥地利多瑙河畔的茨文滕多夫,人称世界最安全的核电站。因为它是世界上第一座透过公投决定废止的核电厂。
奥地利在1970年代初期决定兴建6座核发电厂,1972年4月4号,这座奥地利的第一座核能发电厂,在兹文登多夫举行施工破土仪式,两周后,一场强烈的地震损伤了地基结构,结果是必须要夷平此地且再起炉灶。因此这座工厂的施工耗时长达4年之久。
与此同时,在欧洲环保意识开始高涨的70年代,兹文登多夫一直面对民间团体和週遭居民激烈抗争。1975年年初,奥地利成立了反核倡议联盟(Initiative Austrian Nuclear Power Opponents)。在争议最白热化时,这个组织拥有超过50万名成员。1977年,9个来自福拉尔贝格州(Vorarlberg)、想要阻止兹威腾核电厂试运转的母亲,在奥地利总理的住宅之前开始绝食抗议,引起了公众极其高度的关注。
这场关于核能愈演愈烈的争议几乎撕裂了整个国家。一方是越来越激怒和狂热的反核行动,另一方则是国中最强势的政客。当时的奥地利总理布鲁诺‧克莱斯基(Bruno Kreisky)受到工会及工商产业界的支持,相信大部分的奥地利人是支持核电的,于是在1978年授权展开国家公投,原计划是通过全民公投让核电站合法化,而公投的结果,完全出乎他意料之外。
1978年的11月5号,奥地利自1945年以来的第一场国家公投被载入史册。有64.1%的选民参加了公投,其中有1,606,308个投了反对票,以总投票数的50.47%的以些微优势取胜(1,576,839张票则投给了赞成使用核能)。依照公投结果,奥地利国民议会通过禁止在奥地利使用核能的法案(法案名称:Atomsperrgesetz。)
于是,这一座耗资10亿欧元(根据1985年最后的清算),甚至连燃料棒都已经完成填充的核电厂被终止了。这个事件决定了奥地利的非核化,一直到今天,奥地利还在致力于非核输出的工作,试图推动整个中欧的非核化。
围绕Zwentendorf这个世界独一无二的传奇设施,曾有各种规划,例如改造成历史纪念碑、火力燃煤电厂或者博物馆等等。2005年,EVN(奥地利的主要能源供应商之一)接管了这座休眠中的核电厂,并且将之转变为一个培训机构,让德国的核子技术人员学习。
井下原本应该是核反应堆,而现在里面是空的
从井下往上看,一般的核电站可没这机会
核电站外的反核环保人士树立的雕像,在他们眼中,核电站比这条龙危险多了。
原标题:【核能之美】Zwentendorf,多瑙河畔的未尽之梦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