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借鉴】英国核科研的演进之路(二)

发布时间:2014-11-18 09:43    来自: 中国核工业杂志

个人简历

 

胡安.马修斯于1962年加入英国原子能管理局,他曾在哈威尔先后担任核材料和核安全研究员和研究经理、理论冶金组的组长、快速反应堆综合和安全项目经理。从1989年到1991年,胡安.马修斯在英国原子能管理局总部担任总裁特别顾问。随着原子能管理局技术企业的成立,他成为反应堆服务业务材料和化学分部的主管,管理位于哈威尔、莱斯利和温弗里斯的实验室。从2007年到2014年,胡安兼任英国贸易投资总署的技术专家,协助跨国公司投资英国的能源行业。

 

胡安.马修斯教授现在是道尔顿核研究所和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核能技术客座教授。他目前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和核先进制造研究中心合作研究EPSRC(英国工程和物理科学研究委员会)新核能制造项目,并与国家核实验室合作核燃料卓越中心项目。

 

风云再起

 

记者:在经历了重大的调整之后,英国核科研的实力是否会被弱化?

 

胡安˙马修斯:英国是欧盟的成员,欧盟在科研方面是有限制性政策的,比如政府对大公司研究经费的支持不能超过50%,对小公司的研究经费支持不得超过大概20万英镑。即使有这些限制性政策,我们发表的核方面的论文被同行引用的次数仍是全世界第三,仅次于日本和美国,这就说明同行非常认可我们的研究成果。

 

在应用研究领域,英国也有独到的地方。我们有一个有效的竞争机制。政府选择核能要研究的课题和领域,整个研究过程由顾问委员会进行指导,我们会去评比哪些新的技术做得好。而且政府有一个政策,就是新技术的研发必须组团联合进行,研究的成果由所有人共享,这样使得所有公司的水平都提高了。每年我们大概有50个项目,都是以组团联合研发的方式进行。

 

位于敦雷的原型快速反应堆

 

记者:在您看来,英国目前在哪些核技术领域还一直保持着领先优势?

 

胡安˙马修斯:英国在核聚变领域的科研实力非常强,英国政府和欧盟每年投入约一亿英镑的经费来支持聚变技术研究。抛开这一科研领域,我认为英国在核燃料循环以及材料研究方面比较突出。如果你仔细看会发现,过去1015年里面,英国对核能研究的大部分投资都集中在核设施退役和核废料处置方面。最近,英国还新成立了一个国家核能卓越中心,这个中心是曼彻斯特大学和国家核能实验室共同建立起来的,它主要研究的方向和领域就是燃料循环的整个周期。此外,英国在材料研究方面也保持着先进水准。比如,曼彻斯特大学有一个项目叫核生产制造项目,这个项目就是采用最新的、最顶尖的技术来进行研发,从而帮助英国企业能够走到核能行业的最前端,项目中涵盖很多对材料结构特性的研究。

 

记者:英国新一轮的核能发展部署,对核科研结构和科研方向进行了怎样的调整?有什么积极影响?

 

胡安˙马修斯:英国政府决定重启核电站建设后,英国上议院特别委员会也发布了一份核研发报告,提出了很多科研层面的建议,内容包括燃料循环及未来反应堆设计、研发及革新支持等等,这些建议大多数为政府所接受,并在20122月成立了一个研发咨询委员会,主要负责人为首席科学家白丁顿爵士。从20124月开始,有一系列的研发成果陆续发布,并对英国核能研发路线图进行了详尽的阐释。我这里有几张图表,读者看了之后会对英国的核工业体系、科研结构体系、科研方向有一个全面了解。

 

谈到带来的积极影响,实际上从20世纪90年代起,整个世界范围内对核能研究的投入都是有所衰减的,但是英国率先开始重新意识到核能的重要性,并再次开始投资。核能领域的很多学科最先是在我们国家成立的,所以在继续投入之后,这些学科依旧能保持领先优势。

记者:英国核电毕竟停滞了很久,在重启之后,又如何确保本土企业能够适应当前的核电技术和建造发展趋势?

 

胡安˙马修斯:为了让企业适应核电重启的新形势,英国专门启动了一项核供应链行动计划。计划的具体内容大概有这么几项:成立了英国核工业委员会,并在2013年召开了第一次会议;建立了各分领域的大公司工作组,明确面临的挑战以及提高备战新建项目的联合行动;核高级制造研究中心(NAMRC)建议帮助中小企业投标核供应链中的大型合同; 通过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解决关键技术短缺问题,吸引新人进入这一领域,包括重新部署现有技术以及吸收相关行业的技术。

 

与此同时,英国核工业协会在核电重启后,编制了一份产能报告,对英国供应链和能够提供特殊部件或服务的英国公司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之后又再次编制了一份指导方案,帮助企业了解如何加入供应链。

 

原标题:【借鉴】英国核科研的演进之路(二)

上一篇:【借鉴】英国核科研的演进之路(一)

    关注我们
  • 微信公众号:
  • NuclearNet
  • 扫描二维码加关注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联系我们|网站声明|中国核网-核能领域第一垂直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