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沸水堆 再来看看沸水堆。在压水堆中,冷却剂回路的水通过堆芯时被加热,随后在蒸汽发生器中将热量传给二回路的水使之沸腾产生蒸汽。那么是否可以让水直接在堆内沸腾产生蒸汽呢?沸水堆(英文简称BWR)就是出于这种考虑而发展起来的。
沸水堆与压水堆相比有两个不同点:第一是省掉了一个回路,因而不再需要昂贵的蒸汽发生器;第二是工作压力可以降低,为了获得与压水堆同样的蒸汽温度,沸水堆只需加压到7MPa左右,比压水堆低了一倍。
冷却剂流经沸水堆堆芯后大约有14%(质量比)的水被变成蒸汽,而其余的水则再循环流入堆芯。沸水堆的发展初期,人们认为其运行稳定性可能不如压水堆;由于它只有一个回路,冷却剂的感生放射性会直接进入汽轮机等设备,会使检修人员受到较大辐照剂量;虽然取消了蒸汽发生器,但使反应堆内结构复杂化,经济上也未必合算。但随着沸水堆技术的不断改进,性能越来越好。尤其是先进沸水堆(ABWR)的建造,在经济性、安全性等方面有超过传统压水堆的趋势。由于水处理技术的改进和广泛使用各种自动工具,ABWR检修时工作人员所受放射性剂量已大幅度降低。
在我国的台湾地区,虽然产煤但几乎不产石油,火力发电的燃料需仰赖进口,为了确保能源的稳定供应以及更大的发电量以支持发展中的台湾,台湾于上世纪60年代末就决定兴建核电厂。至今,台湾共有4座核电厂,其中北部3座,分别是位于台北县石门的核能一厂,位于台北县万里的核能二厂,位于屏东县恒春的核能三厂和位于台北县贡寮的正在建设中的核能四厂。其中的金山第一核电厂(简称核一厂)是於1970年核准兴建,1971开始施工,一号机组于1975年5月完成吊装,1977年10月装填铀燃料,11月并网发电,1978年12月10日开始商业运转。二号机组则于1976年11月完成吊装,1978年10月装填铀燃料,12月并网发电,1979年7月15日开始商业运转。(作者:俞冀阳)
(如转载请注明本文来源中国核学会)
原标题:核电反应堆类型及现状(三)沸水堆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