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专家指“核雾染”说法不可信

发布时间:2014-12-5 09:35    来自: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2月4日电(记者傅刚)中国科协科普部和中国核学会的专家撰文说,近期,有文章称华北雾霾与内蒙古伴有铀类放射性元素的煤炭利用,以及内蒙古大营地区新发现的大型铀矿资源有关。称终日不散的雾霾是因为燃煤排放的放射性铀粉尘电离大量的空气分子和粉尘颗粒所致,从而引出了“核雾染”的说法。

 

专家认为,自古以来,在地球上辐射无处不在。天然辐射来源于外层空间的宇宙射线和地壳本身。我国公众所受辐射照射平均约每年3.1毫希,其中0.36毫希来自宇宙射线,其他2.74毫希来源于地壳中的放射性物质。

 

铀是天然放射性物质中的一种,天然铀中99.3%是铀-238,其半衰期长达到四十多亿年,也就是说其放射性很小。空气中铀的浓度极低,吸入铀、钍系(除氡、钍射气外)所有核素产生的剂量每年约6微希,仅占总剂量的五百分之一。人类在天然辐射环境中繁衍生息和发展,每时每刻都会受到各种射线的辐射。天然铀产生的照射占总剂量的份额小于千分之一,是不可能对健康有影响的。

 

我国煤中铀的含量平均为每千克130贝可,北京为每千克121贝可,最高的是新疆,为千克951贝可。我国土壤中铀的含量平均为每千克81贝可,最低的是北京,为每千克40贝可,最高的是广东省,为每千克145贝可。由此可见,雾霾频发的北京,其煤中铀浓度不高,土壤中铀浓度则是最低的。可见雾霾与空气中铀浓度是不相关的。

 

专家指出,“核雾染”的说法没有任何事实和科学根据。雾霾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全社会共同研究和论证,但将雾霾和辐射联系在一起则是没有根据的。

 

原标题:专家指“核雾染”说法不可信

上一篇:兴城市富都酒店员工参观核电科普展厅下一篇:科普与学生教育并驾齐驱

    关注我们
  • 微信公众号:
  • NuclearNet
  • 扫描二维码加关注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联系我们|网站声明|中国核网-核能领域第一垂直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