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灾难让这里成为了废墟。 乌克兰,普里皮亚季镇,魔穴一般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离这里仅有三公里。荒凉的医院、废弃的房屋和分散、破碎的财产,这里本来是一个繁华的苏联的城镇。那场世界上最严重的核灾难,让这里成为了废墟,居民一夜离去,再没回来。 ![]() 普里皮亚季仍然是一个高辐射禁区。 普里皮亚季仍然是一个高辐射禁区,普通平民被限制进入。除了不惧危险艺术家们冲破禁令前来创作。来自维也纳,35岁的摄影师罗兰也进入这片被诅咒的土地,开始拍摄之行,足足42天。 ![]() 最严重的核事故在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 1986年4月26日,世界上最严重的核事故在苏联(Soviet Union)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乌克兰基辅(Ukraine)市以北130公里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灾难性大火造成的放射性物质泄漏,污染了欧洲的大部分地区,国际社会广泛批评了苏联对核事故消息的封锁和应急反应的迟缓。在瑞典境内发现放射物质含量过高后,该事故才被曝光于天下。 有7000名清理人员死亡。 据统计,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后的7年中,有7000名清理人员死亡,其中1/3是不堪忍受辐射带来后遗症的痛苦等原因而自杀。参加医疗救援的工作人员中,有40%的人患了精神疾病或永久性记忆丧失。时至今日,参加救援工作的83.4万人中,已有5.5万人丧生,全球有30多万人受放射伤害死去。 ![]() 政府下令撤离该镇的50000名居民。 普里皮亚季所在政府,在事故后的第二天才意识到危险性,并下令撤离该镇的50000名居民。当时居民没想到这是和家乡的永别。 ![]() 摄影师罗兰不去危险的地方。 摄影师罗兰表示:“我保证我不会前去危险的“热”地方。我身边有一个称职的导游,我将进行和盖革计数器(专门探测电离辐射强度的记数仪器)形影不离的旅行。我不需要担心,只要我遵循一些基本的规则。”如果不严格遵守规定,就有可能踏入有致命性辐射的区域。 图为普里皮亚季的一个室内场所。 图为普里皮亚季的一个室内场所。普里皮亚季作为当时苏联的模范市镇,原有约5万居民,并且在由建造至核事故前,该镇人口每年都增加1500人。 ![]() 图为废弃车场。 在爆炸事故发生后30小时,第二天早晨的广播中,官方宣布了事故的发生,小城将被疏散。人们在城镇的中央集合,各家只能携带简单的行李和宠物,然后由政府派出的车队把他们送往安全的地方。被疏散的人群都被统一安排在政府提供的帐篷里居住,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周围半径30公里的整个地区都被划为隔离区,士兵们在各家门上加了锁还贴上封条。当天,来自乌克兰各地的1100辆巴士在普里皮亚季排起了长队。下午5点,普里皮亚季成为一座空城。据说当初这些车辆排成的长队长达20公里。图为废弃车场。 ![]() 核电站其中一个操作台。 摄影师举起一张照片核电站爆炸后的现场照片。 摄影师举起一张照片核电站爆炸后的现场照片,和今天的对比。现场竖立了一座纪念雕像。 ![]() 一个核反应堆可以污染一半地球。 据报道,“绿色和平”掌握的一份最新报告显示,由于核泄漏物进入了大气层,对空气造成极大的破坏,污染最严重的乌克兰、白俄罗斯以及俄罗斯境内的大约20万人伤亡,这些地区的癌症病例为27万例,其中有9万多例非常严重。该组织声称:“从一个反应堆里释放出来的放射物远远超出被投放在日本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的放射性污染,我们非常清楚,一个核反应堆可以污染一半地球。” ![]() 一个废弃的游泳池。 破碎的玻璃和家具地板垃圾。 ![]() 至今“石棺”下还封存着约200吨核原料。 之前,一家法国公司对“石棺”进行加固工程,而12号石棺顶部发生了部分坍塌。虽然当局表示:不会出现核泄漏。不过据了解,“石棺”被俄媒体称作“延时引爆的地雷”。因为,至今“石棺”下还封存着约200吨核原料。 ![]() 苏联末期的大型博物馆。 镇上残留的苏联痕迹,由于被彻底弃置,所以该镇也被称为展现苏联末期的大型博物馆。 普里皮亚季回归自然。 太阳照耀在普里皮亚季。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