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拿破仑死亡之迷

发布时间:2015-7-31 08:22    来自: 中国科普博览

放射性同位素在测定技术上应用的另一项是与分析技术有关的活化分析。
  我国的一本古典小说《水游》,在引言中有如下一段话:评议前王并后帝,分真伪占据中州,七雄扰扰乱春秋。兴亡如脆柳,身世类虚舟。

历史发展的大趋势虽有一定规律,但具体历史事件的兴衰,人世的更迭,常是变化多端。有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众说纷坛,至今议论不一。例如,世界上有个悬案。拿破仑是法国19世纪初叱咤风云、名声显赫的一个皇帝,1812年对俄战争失败,1814年被放逐。1815年,拿破仑逃离爱尔巴岛回到了巴黎,率军在滑铁卢跟威林顿指挥的联合军作战。在这一战役中,拿破仑被打败,再次被捕,并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最后于1821年死在该岛。这是一段历史往事。但当时有人说,他是病死的,而有人则说,拿破仑是被毒害致死的。事过140年之后,到了1961年,有人发表了一篇报告,曾轰动一时,该报告说,为了研究拿破仑的死因,将存放在博物馆的拿破仑遗发一根放入反应堆中照射,然后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有人在他的饮食中投放了毒物--砷,致使拿破仑因此中毒而死亡。
  毛发经过反应堆的中子照射以后,只要从中测定出它放出的是哪些放射性粒子,就可以知道毛发中潜藏着什么样的放线性原子核,从而推断出元素的种类。
  以砷为例,如果能测出标志砷-76衰变类型的放射性粒子,而且测出每分钟内放出的粒子数目,人们就可以立即查明该毛发中存在的砷元素的含量。关于拿破仑是不是被毒害而死的疑点,就是通过这种活化分析测定才获得了明确的结果。到了1994年,美国联邦调查局曾怀疑这种说法,但因为是科学鉴定,人们仍然确信专家的结论。

上一篇:图说被核辐射诅咒的乌克兰小镇 空无一人成废墟下一篇:一代至四代核电技术简介

    关注我们
  • 微信公众号:
  • NuclearNet
  • 扫描二维码加关注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联系我们|网站声明|中国核网-核能领域第一垂直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