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多数人来说,核电是一个神秘而危险的行业。实际上,作为核工程专业的学生,我从来不觉得我们专业很特殊。而这次去台山核电站参观实习,我感觉核电公司的员工也没什么特别,不过他们似乎比我见到的大多数上班族要有激情。 核电员工干什么?
核电站的核心部件当然是反应堆,还有和火电站原理相同的发电和输电部分。核电站的工作人员在许多不同的岗位上各司其职,有人负责各个组件的维修和保养,有人负责监控等等。统筹大局,发号施令的就是操纵员了。他们在主控室里随时监控反应堆的运行状况,根据用户的用电情况调节反应堆的输出功率,在出现故障的时候作出响应。一般每个反应堆需要六组操纵员三班倒管理,每组两三个人。核安全工程师也会监督他们的工作。

图1:核电站主控室。图片来自网络。
我们在模拟控制室外面看到了正在接受培训的学员。他们每人面前有五个电脑屏幕,房间里还有四台投影,上面全是密密麻麻的数字和图表。两位学员专注地看着这些屏幕,不停地操作着键盘和鼠标。成为操作员需要接受大约四年的培训,通过一百多门课程的学习,再通过核安全局的笔试、操作和口试考试才能领证上岗。而且上岗后还不能马上独立操作,需要跟着老操作员继续学习。艰苦的培训和严苛的考核制度使得很多人在培训过程中被淘汰,但他们也可以到其他岗位工作,比如担任某些课程的教员。
模拟控制室旁边有两个小房间,分别是安全工程师办公室和是教员站。在培训过程中,教员不是直接给学员指导,而是通过屏幕监视他们的操作,并模拟各种事故状况让他们处理。
最早一批核电站操作员被称为“黄金人”,因为他们主要到法国进行培训,每人所花的费用大约相当于人体重量的黄金。现在,随着核电技术逐渐实现国产化,操作员可以在国内接受培训。
操纵员是核电站中唯一一个没有女性的岗位,原因不是性别歧视,而是核安全局规定操纵员如果离岗超过六个月,就要重新考取证书。国外也有女操纵员。在国内的核电站,从维修保养到高层管理的各个岗位上也都有女性的身影,女员工的比例从八十年代到现在一直在升高。
核电专业学什么?
在大学里,核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和多数理工科差不多。就拿我们学院来说,前三年最重要的课程是数学和物理,物理主要学习电磁学、光学和热力学。本科毕业之后开始分运营维护和化学两个方向,前者侧重学习设计、机械、运行和电路控制等方面,后者侧重核燃料的生产和回收,以及维持反应堆运行过程中的化学状态。
一位教员说,在就业后的培训过程中,理论部分最重要的科目是反应堆物理和热工水力学。反应堆物理就是核电站基本的运行原理,而热交换和流体循环相当于反应堆的“血液循环”。实际操作培训则需要先熟悉反应堆各个部件,然后学习启动和关闭反应堆,就像学习发动车子和停车一样。学习时间最长的是如何在日常运行中操控反应堆,以及如何应对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事故。
核电是个刚刚开始成熟的行业,前人已经积累了大量经验,但还有许多问题悬而未决,所以非常需要终身学习,包括向前人学习和与国外同行交流。一位从业28年的郭工程师给我们展示施工各阶段照片的时候指出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在核电站施工过程中,经常是一两个人在操作,一大批监督和学习的人围着看。他对核电站的各个部位像对自己家一样了如指掌,但他说在核电这所大学里,他还没有毕业。
一样的生活
在台山核电站的员工食堂吃饭的时候见到了很多员工。他们多数是04年到08年毕业的,非常年轻,穿着比较休闲,看上去比多数同龄的白领更加有朝气。也有带着小孩子的年轻父母,四五十岁仍然显得精力充沛的资深专家,还有一些法国员工。
生活区离核电站厂房有一段距离,核电站里有自己的巴士。除了位置偏僻之外,这里的生活区就像城市里一个普通的住宅小区,办公楼也符合我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想象,简洁大气而且亲近自然。

图2 办公楼外景局部 
图3 办公楼里的休闲空间
郭工程师说,他就业的时候核电行业刚刚起步,是黎明前的黑暗时期,他见证了核电这个朝阳产业的冉冉升起。他用镜头记录了台山和大亚湾核电站的施工过程,给我们介绍的时候就像在说自己孩子的成长经历,其中许多照片还非常有艺术感。核电行业有它自己的艰苦之处,比如工作地点远离城市,许多人每星期回一次家;比如高标准严要求,不断提升自我也是一种挑战。以前很多大学还没有核电专业,第一批核电工作人员都是从物理、机械等相近的专业进入这个行业的。在这里,重要的不是大学文凭,而是学习和工作经历。这些工作特点反而决定了留下来的都是真正热爱这个行业的人,他们认真工作,乐于分享,工作之余还会举办歌手大赛、摄影比赛等活动。我非常喜欢这里的氛围,感觉中年人不庸碌懒散,年轻人不浮躁迷茫。
就像其他行业一样,核电和其他行业息息相关,其中的联系远远不止是电能的交易。台山核电站的承建单位除了中法两国的核电公司外,还有负责建设海底隧道的中铁集团,建设汽轮机和发电机厂房的广东火电。核电站里的一些大型设备来自日本三菱重工和一个捷克公司。说不定你老家的某个邻居出门打工的孩子就在工厂里做过什么核电站零件呢。
参与建设的许许多多民工来了又去,留下这个复杂精巧的建筑物,然后更多的技术人员入驻,将这些机器唤醒,就像一个肉体被赋予了灵魂。

图4 建设中的反应堆厂房,预计年底完工
离开台山核电站的时候是下午六点多。看着那些说笑着去员工食堂吃饭的工作人员,穿着蓝色工作服离开工地的农民工,我想起了苏打绿的《他夏了夏天》:
疲累在他的身上化成了笑容
步伐的节奏开始不那么沉重
轻轻旋转着夏天地面闷热的晚风
平凡或特别、笨拙或聪明相同
他从不担心自己被世界折磨
甜蜜的负荷是他最大依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