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铀矿事业起步的见证者,湘核为国家探明并提交各种类型铀矿床86个;已探明的铀矿工业储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列全国前三位;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的爆炸成功提供了原料;开创了我国核工业地质史上多个“第一”。 百废待兴的起步路上风雨兼程,湘核用热血与汗水创造了令人瞩目的辉煌伟绩。 湖南省核工业地质局的前身——中南309队于1955年3月组建,从湖南起步,足迹遍布十多个省区,几番拼搏,几番鏖战,用“两弹一艇”、“四个第一”、“四个突破”、“三大贡献”为中国核军工史书写了浓墨重彩一笔。 湖南省核工业地质局的前身——中南309队第一批工作人员合影 采取岩芯 电法测量 掘进坑道 钻探勘察 1.四个第一 (1)第一个提交铀矿工业储量:1958年,309队向国家提交了全国第一批3个铀矿床,其中在湖南境内有金银寨、汪家冲两个大型铀矿床。 金银寨矿田地貌 大浦铀矿田汪家冲矿床地貌 (2)第一个开办土法铀冶炼工厂:在苏联毁约停援,铀矿山和水冶厂一时建不成的情况下,309队第一个研究出“土法”炼铀。 土法炼铀厂 (3)第一个提交铀化学浓缩物:通过全民办铀矿,湘核人获得土法冶炼重铀酸铵150余吨。其中80%来自309队自办或协办的37个厂,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赢得了时间。 提交铀化学浓缩物 (4)第一个发现我国特有的铀矿物:1976年,在湘西某碳硅泥岩型矿床中,湘核人首次发现了我国特有的铀矿物——芙蓉铀矿,1977年,又发现了另一种我国特有的铀矿物——湘江铀矿,为铀矿物系列中添加了新成员。 芙蓉铀矿 湘江铀矿 2.四大突破 (1)突破花岗岩等铀矿床类型:在全国发现十多种铀矿床类型中,四种最重要的类型最早发现的是309队,并对花岗岩型、碳硅泥岩型和砂岩型铀矿进行研究,形成找矿“模式”,为我国在类似岩性、地层层位和中新生代盆地中寻找这类铀矿床起了推动作用。 金银寨矿床一景 希望矿床外景 汪家冲矿床砂岩型铀矿石标本 希望矿床铀矿石标本 (2)突破找矿方法:1978年,湘核研究成功钋-210晕圈勘查深部铀矿床新方法,简称钋法找矿,1980年获国防科技成果二等奖,1984年获国家发明三等奖。 钋-210土样分析 室内测定岩石中钋-210的含量 (3)突破伽玛测量数据处理方法:创造“相对伽玛等值法”,取得了很好的找矿效果,并在全国铀矿地质系统中推广应用,1978年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技术人员用伽玛仪探矿 (4)突破探矿施工工艺:湖南省核工业地质局作为“金刚石地质岩芯钻探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项目的重要参与者,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坑道机械化作业线研究成果在全国铀矿地质系统推广应用。 坑道机械化作业 在金银寨工作的中苏技术人员 3.三大贡献 (1)为中国核工业体系的建立作出贡献:湖南省核工业地质局为中国核工业第一支实体队伍,率先提交了的第一批铀矿床,为中国核能奠基。中苏合作之初,苏方提出,只有金银寨掌握了500吨以上工业储量后,才考虑铀矿山和水冶厂的设计与合作。三年奋战,金银寨矿床提交2102吨工业储量,为我国核工业体系的建立起了重大作用,被称为“中国第一功勋矿床”,见证了中国核工业的起步与发展,是中国核工业的奠基之矿。 奠基之矿——金银寨铀矿床地貌 (2)为中国第一爆作出贡献:湖南省核工业地质局在中南四省(区)探明的铀矿储量,占我国铀矿储量的1/4。在苏联毁约停援时,309队第一个“土法”炼铀。通过全民办铀矿,获得土法冶炼重铀酸铵150余吨,其中80%由湘核提供,为中国核工业的发展,特别是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的爆炸成功赢得了时间,做出了重大贡献。 第一颗氢弹爆炸烟云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烟云 中国导弹部队接受检阅 (3)为湖南成为铀资源大省作出贡献:经湖南省核工业地质局探明的湖南省铀资源居全国前三位,鹿井、大湾两个铀矿田被列入全国八大硬岩性铀资源基地。 湖南省主要铀矿分布图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