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探秘中国第一块铀矿石

发布时间:2015-8-13 09:32    来自: 三海一核科普网

中国第一块铀矿石,如今安静地“躺”在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的展柜中。

中国第一块铀矿石

粗砺的外表让她显得很普通,甚至没有人能想到她是中国铀矿地质事业的开拓石,但她却见证了共和国建国初期核工业和地质事业的光荣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非常重视核工业所需的铀资源勘查与开发。19542月,地质部部长李四光,党组书记、副部长刘杰以及何长工和宋应等领导经过长期研究酝酿,决定成立普查委员会第二办公室(简称普委二办),负责筹备铀矿地质勘查工作。

普委二办从苏联聘请了在卫国战争时曾任团政委的铀矿地质专家菲·拉祖特金担任地质部顾问,在国内迅速调集各方面的技术力量,夜以继日地悉心搜集与铀矿有关的线索和信息。随后中苏铀矿地质技术人员进行了两次十分有意义的野外地质调查。

19547月,普委二办派出了由拉祖特金和普委二办的负责人高之杕领导的包括杨士文和曾卓荣等在内的技术小组,到辽宁海城,对大房身伟晶岩露天长石采场进行放射性调查。技术小组携带着由我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组装的全国第一台放射性探测仪———木盒盖格计数器,进行了认真观察和详细探寻,果然发现了放射性异常,并采集了标本。技术小组经过估算,计算出采场区的铀只有800公斤,无利用价值。

195410月,普委二办再次派出由拉祖特金和高之杕领导的由地质、物探、测量等20多人组成的花山工作队,对广西富钟县花山区铀矿进行调查。他们在黄羌坪发现了附着在蛋白石、方解石表面的钙铀云母等次生铀矿物,不久在同一岩体的杉木冲找到云英岩化锡石脉中的铀矿化,局部很富集。在这里,他们采集到中国第一块铀矿石。

这两次野外调查的发现给全队同志以极大的鼓舞。第一次的宝贵实践,拉祖特金高兴得剃掉了自己的胡子;第二次的发现让拉祖特金更加兴奋。10月下旬,拉祖特金亲自把铀矿石标本带回北京,并秘密地锁在自己办公桌的抽屉内。后来拉祖特金请刘杰及苏联专家组组长库索奇金观看了铀矿石标本,并汇报了调查的情况。

1955115日,我国的第一块铀矿石被带到了中南海,在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上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中央作出了在中国发展原子能事业的伟大战略决策。1955120日,周恩来总理和苏联的全权代表尤金分别代表两国政府签订了在中国进行放射性元素的寻找、鉴定和地质勘查工作的议定书。19552月,由刘杰、高之杕和苏联的格利波组成的中苏委员会开始工作。19554月成立了专门从事铀矿地质勘查工作的管理机构———地质部第三局。1958年,提交了第一批可供开采的铀矿山,中国核工业踏上了发展的征程。

上一篇:我国铀矿事业起步的见证者——湘核下一篇:终生不加油核动力车 没人敢开

    关注我们
  • 微信公众号:
  • NuclearNet
  • 扫描二维码加关注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联系我们|网站声明|中国核网-核能领域第一垂直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