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史上最点儿背的核电站——菲律宾巴丹核电站

发布时间:2015-10-20 10:14    来自: 光明日报

总控室一瞥。图中电话机直通菲总统府。 付志刚摄

核电站外观。圆柱型建筑内为核反应堆。付志刚摄

  这曾经是20世纪80年代初世界最先进的核电站,也曾经是东南亚地区的第一座核电站。然而,仿佛命运捉弄人一般,这座核电站从诞生之日起就充满了悲剧色彩。29年过去了,这座总投入达23亿美元、15000人耗费6年时间建成的核电站至今仍未投入运营。这座核电站究竟发生了什么?它的现状如何?它的明天又会怎样?带着深深的好奇和满腹的疑惑,记者日前走进了菲律宾巴丹核电站。

  风水欠佳

  巴丹核电站位于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以西97公里,占地356公顷,濒临中国南海,因位于巴丹半岛而得名。

  “核电站为什么没有发电就被停用。”是记者最为好奇的问题。接待我们的电站工作人员考若女士告诉记者,这里面既有政治因素,也有偶然因素。巴丹核电站是上个世纪70年代时任菲总统马科斯拍板上马的。1976年,菲政府与美国西屋公司签署建造合同,1979年开始兴建。19847月,工程顺利完工进入验收阶段。正当一切就绪甚至连核燃料都从国外采购到位后,19862月,马科斯政府被推翻,电站失去了最大的“靠山”。新政府上台后质疑马科斯主导的这一项目有“诸多不规范”之处,可能影响项目安全,核电站因此进入暂停状态。1986426日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事故后,巴丹项目被永久停用。其实,犹如被“魔咒”紧紧缠绕一般,巴丹核电站自娘胎里就备受磨难,在建造过程中也差点下马。19793月,美国三里岛核电站发生重大事故,而施工方正是负责巴丹项目的西屋公司。受此影响,巴丹项目中断了一年多,经过反复评估整改,直到19809月才恢复施工。如果没有这个曲折,电站可能在马科斯执政时期就已投入运营。上世纪90年代,菲前总统拉莫斯执政时期,由于当时菲能源短缺,曾有过重启核电站的呼声,但未有结果。2008年,面对菲新一轮能源危机,重启核电站呼声再起。菲政府邀请了国际原子能机构官员前来考察,韩国评估团队还做出了可行性方案。正当支持者对项目重启信心满满时,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因海啸造成重大核事故,有关努力再次搁浅。由于被长期停用,2011年起,核电站索性对公众开放,成为旅游景点。

  说起这一连串的遭遇,考若女士感慨地说:“巴丹核电站什么都不缺,缺的就是‘好风水’。”

12下一页
上一篇:传承·创新——走近发现天然金属铀的中国科学家下一篇:韩国核电“后进”超先进

    关注我们
  • 微信公众号:
  • NuclearNet
  • 扫描二维码加关注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联系我们|网站声明|中国核网-核能领域第一垂直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