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17. 上海交通大学 相关院系:核科学与工程学院 开设历史:上海交通大学核工程专业始建于1958年,核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2006年。 专业方向:反应堆热工、反应堆物理、核安全、辐射与防护、核电站系统、核电控制和运行、核工程材料、核燃料循环。 师资力量:拥有博士、硕士和学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全院现有教职工51名,其中教授6名,副教授9名。 18. 三峡大学 相关院系:机械与动力学院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 专业方向:专业下设两个培养方向:核反应堆工程、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 19. 沈阳工程学院 相关院系:能源与动力学院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 开设历史:于2006年申办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并于2007年获得批准招生。 办学思路:主要培养面向核电厂的运行、维护、检修、辐射防护和管理以及核辐射监测与防护、环境影响评价及核工程项目的设计、安装、调试、和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0. 深圳大学 相关院系: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原子核科学与技术系 开设历史:始建于1985年,2006年9月,由原理学院应用物理系、核技术应用研究所和原师范学院物理教育系物理学专业重新组建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业方向:原子核物理、核能与核工程、核分析与探测技术。 21. 武汉大学 相关院系:动力与机械学院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 专业方向:主要研究核能安全利用、核电站运行优化与自动控制,主要包括先进核电站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灵活性,以及运行的自动化、智能化、远程化技术。 22. 西安交通大学 相关院系: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开设历史:前身是1958年交通大学(西安部分)创建的工程物理系。 专业方向:核反应堆工程,辐射物理与技术,核燃料循环,核辐射防护与环境。 师资力量:核科学与技术学院现有专任教师31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7人,讲师12人。其中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1人,长江学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人,西安交通大学青年骨干教师2人。 23. 西南科技大学 相关院系:国防科技学院 专业方向:学院现有核工程与核技术、辐射防护与核安全、信息对抗技术、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5个本科专业和应用化学(含能材料)1个本科专业方向,6个硕士点,有1个国防学科实验室、2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 24. 厦门大学 相关院所:能源学院,核能研究所 开设历史:能源学院是在能源研究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能源研究院成立于2007年9月,2013年5月,厦门大学成立能源学院。 师资力量:核能方面拥有教授10人,副教授3人,工程师3人。 专业方向:核应用材料、先进数字化技术、热工水力、核能应用技术、先进核能系统。 25. 烟台大学 相关院系:光电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 开设历史:在2010年建设“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具体由烟台大学光电信息学院承建,并于2011年秋季正式开始招生。 办学思路:以服务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主要目标,依托学院优势学科-物理学和电子通信学科为基础,打造“核电”和“核安全管理”两个方面的核专业实用特色人才。 2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相关院系: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开设历史:2009年1月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联合共建。 专业方向:核裂变能科学与工程、核聚变能科学与工程、核技术及应用、核燃料循环材料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放射化学与辐射化学。 师资力量:拥有院士3名、千人计划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8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14人、教授70人、副教授30人。 27. 中山大学 相关院系: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 开设历史:在教育部和法国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下,与法国民用核能工程师教学联盟共建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自2006年开始设立。2009年在中法两国总理的见证下,中山大学与由法国格勒诺布尔国立综合理工学院牵头的法国民用核能工程师教学联盟签署了正式的合作协议,该学院于2010年9月开始正式招生。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