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去切尔诺贝利旅行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发布时间:2016-2-1 15:00 原作者:探险家  



       30 年的时光,一个足球场就长满了十多二十米的大树。

 soso_tc_slider_img
soso_tc_slider_img        
足球场入口处,同样长满被大树包围。当人类仓皇逃离时,大自然重新接管了这里,用遍地参天大树宣誓着它的存在,人类在自然之力面前唯有深深的敬畏。 soso_tc_slider_img
      从足球场出来下一个地方是一所学校。那里只有两种东西,满地布满灰尘的书和防毒面具。

 soso_tc_slider_img
soso_tc_slider_img
      这个角度,感受了挺久,无言。只是看越久,就越发自内心有一股。。恐惧吧。

 soso_tc_slider_img
soso_tc_slider_img
soso_tc_slider_img
soso_tc_slider_img                                            
      从学校出来时间也差不多快到 4 点了,来到这个游泳池,也是同样出现在 Call of Duty 4 的一个场景,记得从左边跳出去就是游乐场,然后在那里和敌人血拼,保护受伤的队友直至一架支奴干开着机枪扫射从天而降。导游问我们最后还有时间是想去眺望下切尔诺贝利,不过要爬 16 层楼;还是去一间漂亮的咖啡屋看看,我们几个想都不想说肯定都去啊,来都来了。。。。
 soso_tc_slider_img
      于是倒数第二个地方就来到了这里,一座 16 层楼的住宅。
 soso_tc_slider_img
      入口的过道是一片漆黑,每个人都掏出手机开灯,黑暗中,分分钟有种生化危机的即视感。
 soso_tc_slider_img
      从 16 楼拍摄的电梯井,望不到底。
 soso_tc_slider_img
      爬了 N 久,终于到了楼顶。 
soso_tc_slider_img
soso_tc_slider_img

      树林吞噬了一切,大自然接管了一切。 

      最后来到了咖啡屋,我的盖革计数器在这里突然发出了警报,数值是 4 点多

soso_tc_slider_img
      咖啡机,上面仍然放着一个杯子 
soso_tc_slider_imgsoso_tc_slider_img
soso_tc_slider_img
      很漂亮的玻璃彩绘,有人曾建议把这里的玻璃拆一些去基辅的切尔诺贝利博物馆展览,但是那里的工作人员拒绝,原因是留存的辐射太大了,或许刚刚发出警报的盖革计数器也证明了这一点吧。可以看出到是尽管三十多年过去,但是这些玻璃仍然熠熠生辉。 参观完最后一处地方,行程就差不多结束了,原路返回。 在经过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北面时,我的盖格计数器最后一次响起,算是道别吧。 
soso_tc_slider_img
      经过检查站时,每个人都需要接受测量,只有仪器亮绿灯时,证明辐射值正常,可以通过,如果不通过,检查人员会帮你清理。通过最后第三道检查后,我们在最外圈的居住区的一个餐厅吃饭,这里的辐射已经恢复和基辅差不多的水平,我在饭桌上看到了同坐的一个美国人手上纹着 USN 和船锚的标志,一问,他是在"罗斯福"号核动力航母上服役 8 年的核装置操作员。同行的其他人包括 3 位荷兰人,另外两个美国人,1 和冰岛老头和 2 个巴西人。 

最后放一串不同地方的辐射数值的照片

soso_tc_slider_img

soso_tc_slider_img

      也就往后边退了 2 米,数值从 5.6 降到了 0.53(省去单位...)

 soso_tc_slider_img
      核电站西边(0.2)
 soso_tc_slider_img
      4号机组正面(2.59,实际会再高不少)
 soso_tc_slider_img
      普里皮亚季入口
 soso_tc_slider_imgsoso_tc_slider_img
soso_tc_slider_img
soso_tc_slider_img
soso_tc_slider_img
soso_tc_slider_img
soso_tc_slider_img
soso_tc_slider_img

      介绍到这里,感觉还有好多话要说 这是一场史上最严重的核事故,影响范围之广,人数之多,时间跨度之长,绝无仅有。 那种空气中弥漫的寂静恐惧,令我永生难忘。 在自然面前,人类,唯有敬畏。 

       原标题:去切尔诺贝利旅行有什么经验值得分享和借鉴?
12
上一篇:教你如何做好个人辐射防护下一篇:你想亲眼看看 核反应堆吗?

    关注我们
  • 微信公众号:
  • NuclearNet
  • 扫描二维码加关注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联系我们|网站声明|中国核网-核能领域第一垂直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