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有生之年,你有多大可能死于核战争?

发布时间:2016-3-22 22:28    来自: 凤凰自媒体

这段时间,韩国不仅给中国送来了男神偶像,也送来了美国打算在韩国部署萨德系统的消息。

萨德系统示意图

这个系统能够探测866公里外的导弹弹头,或者2739公里外的弹道导弹。这已经可以轻易探测到我国东北、华北、华东任何陆基导弹的发射。

虽然明面上这个系统部署是用科技碾压朝鲜,防范那些他们也不知道会飞哪里去的布朗运动导弹,但中国和俄罗斯也大为恼火,认为这会破坏战略平衡。有人甚至说,这次事件堪称第二次古巴核弹危机。

虽然冷战刚刚结束20多年,但核战争这个名字对年轻人来说已经非常陌生了,就像进入威慑纪元,认为人类会永远安居乐业的人类那样。不过专家们依然忧心忡忡,他们预测了未来发生核战争的概率。

壹读君(微信:yiduiread)预警,看完本文你可能睡不着觉。

已经收集了两万瓶盖的值班壹读君丨宅殆 

全世界都被吓尿的古巴核弹危机

人类自从捣鼓出核武器之后,各大国就一直憋着互相扔核炸弹。这些互扔对象包括但不限于:美国-前苏联,欧洲-前苏联,中国-前苏联,美国-中国,印度-中国,印度-巴基斯坦……

其中离核战争最近的一次,莫过于上世纪60年代的古巴危机。

大家都说,在古巴核弹危机中,差一点就要爆发核战了。但是差一点到底是差多少?据当时的美国总统肯尼迪估算是:30%~50%的可能会爆发核战。

 

约翰·F·肯尼迪,左边有50%的可能是玛丽莲·梦露

壹读君(微信:yiduiread)简略回顾一下这件事:美国从1959年起,在土耳其和意大利分别部署了1530颗对准苏联的核弹。类似这次的萨德系统,这个行动对苏联很不利,只不过方式刚好相反:它大幅减少了苏联应对北约核攻击的预警时间。

作为反制手段,苏联决定在美国鼻子底下的古巴悄悄部署一批弹道导弹,结果在运输和安装过程中被美国人发现了。

 

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

19621016845分,这个情报被确认后送到了白宫。19日,美国出动了40艘军舰封锁古巴,20日美国所有的军事力量都提高戒备状态,直接武力入侵古巴的计划也提上了日程,B-52轰炸机携带原子弹轮流起飞滞空,随时准备对苏联本土进行核轰炸。

22日,肯尼迪总统在一个全国性的电视讲话中,宣布美国正在对运往古巴的所有进攻性军事装备严密隔离,这就是后来所谓的防御性隔离的由来。肯尼迪还警告苏联说:这将是美国的对策:把任何从古巴射向西半球任何国家的导弹,视作苏联对美国的攻击,下令对苏联予以完全的、报复性的回应。

 

肯尼迪是一个喜欢上电视的美国总统

幸好美苏双方都意识到互扔核炸弹的结果就是自由世界和共产主义理想一起完蛋,所以一开始双方的外交部门就拼命寻求沟通渠道。最终赫鲁晓夫和肯尼迪直接通了信。1028日赫鲁晓夫同意将古巴的进攻性武器撤回苏联;美国也给了对手一个台阶下,宣布不会入侵古巴,并且秘密和苏联达成协议,撤走了布置在土耳其的导弹。

从后来解密的文件中,我们知道当时这两个超级大国不仅把全世界吓尿了,自己也吓尿了。

不那么平衡的战略平衡

不但如此,而且出乎大家意料,在这次危急中,赫鲁晓夫远比肯尼迪更加恐惧。

赫鲁晓夫在1026日给肯尼迪的信中写道:一旦战争真的爆发,就不再是我们的权力所能控制或制止,因为这就是战争的逻辑。我参加过两次战争,我知道战争只有在碾过无数城市和村庄,把死亡和毁灭散播得到处都是以后,才会停下来。

如此诚恳,如此情真意切,壹读君(微信:yiduiread)几乎都要被他感动地潸然泪下。

 

一年前的维也纳他们还在谈笑风生(谈判)

赫鲁晓夫当然应该恐惧。

1962年时候,美国大约有3500颗预定攻击苏联的核武器,而苏联只有500多颗能用于攻击美国本土。美国整个核武器库存量高达26400颗,苏联只有3300颗。美国军方估计己方核武器数量是对方的12倍。而苏联方面更悲观,根据曾亲历古巴危机的格里布科夫将军回忆,当时赫鲁晓夫和他的军事顾问认为,美国战略核武器的数量是己方的17倍。

更不要说美国本土远离苏联,但是却可以把至少250颗核弹部署在苏联家门口的欧洲,轻松就能打到苏联本土。而美国军方推测,当时苏联最多能把300颗核弹成功投送到美国。作为对比,根据2015年美国解密的一份1959年的文件,美国军方的预定打击计划里,光是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就能各享受150枚百万吨级当量核弹的洗礼。

从下面这张来自《原子科学家公报》网站的图里可以更清晰地看出,苏联的核武器数量直到1978年才赶上美国,然后就像应激反应一样,在1986年狂飙到四万颗核弹头的顶峰。现在双方都已经回到了比较理性的不到五千。注意看底部那条黄线,代表我国一直在非常认真地潜行。

 

潜行吧,奈亚子!

虽然古巴危机时的美国有这么大的优势,但是不要说300颗核弹了,1颗肯尼迪也不想挨,这场仗才没打起来。

不过这件事给全世界的心理阴影都是巨大的,各个有核弹,以及可能挨核爆的国家都对公众发行了核战争避难手册

 

更多的心理阴影请参见壹读君(微信:yiduiread)之前的文章《1950:核战争阴影下的文艺生活史》。

如果负责按按钮的那位嗑药了……

回顾完这些历史和数据后,壹读君(微信:yiduiread)已经没有那么惊慌了。正所谓:不经历风雨,哪知道只是有人在晾衣服。反正天塌下来还有个高的在那顶着呢,咱们还是继续潜行才更安全不是?

但是毕竟全世界还有一万颗核弹在那杵着,不怕这一万个,就怕有个万一。比如某个发射井军官因为《XX英雄》或者《英雄XX》排位赛成绩太差,被女朋友嫌弃分了手,结果麒麟臂发作按了那个红色按钮怎么办?

不要以为这是在杞人忧天,不信就看下面这条新闻。

 

壹读君(微信:yiduiread)仔细核实了外文网站的来源,幸好这些吸毒的不是导弹技术士兵,只是导弹基地的安全部队。但是不查不要紧,一查就发现,什么长官带头在考核中作弊啊、吸毒贩毒啊、酗酒打架啊,类似的新闻可以说是层出不穷。

另外一部分内容也引起了壹读君的注意:

 

来源于《华盛顿邮报》网站

画红线的部分说导弹部队全年24小时在警戒状态。这个大概就是美国所谓的Launch on Warning对策的体现吧,也就是接到核打击警报就可以马上进行核反击。美国大部分战略核武器都可以在接到命令后数分钟内完成发射准备。

美国和俄国至今依然各自保持着800900颗核弹头随时可以发射。

 

美国和俄国处于随时可发射状态的核武器数量

具体的流程大概是这样的:3分钟内通过卫星和雷达探测到敌方导弹发射,发布早期预警;37分钟警告升级,确认属实后传递给军方首脑;78分钟,美国总统得到一个30秒的简报,然后他就要准备做出选择;8分钟到26分钟,最终阶段,如果依然确定是真实的,美国总统就会授权发动核反击。

这就是战略平衡的奥义:确保相互毁灭。

如果是假信号被误判呢?只能说大家自求多福了。

 

未来到底会不会爆发核战?

如果你一定要问,发生这样比操蛋还操蛋的事情概率有多高,确实有几个学者利用概率论做过这样一个研究。壹读君(微信:yiduiread)拼上让自己的文科生大脑被烧掉的风险,硬是啃完了这篇论文:

未来任何一年内发生核战都是一个小概率事件,不妨暂时假定为1%的可能,那么未来N年内会至少发生一场核战的概率就是:

最右边0.5的含义是,当这个累计的概率超过50%的时候,我们可以差不多认为这件事已经发生了。通过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和对数运算,我们可以算出N>68.97年。

69年内我们就会死于核战……

你可以降低这个1%的假设,比如变成千分之五,但是也不过是一个缓刑,依然无法改变在139年内会有一场核战的结果。更糟糕的就是,这个计算的起点在哪里并不重要,因为从哪一年算起结果都差不多。也就是说如果从人类开始大规模装备核武器算起,已经过去了六十多年。

但是如果我们每年都致力于降低核战发生的可能,让下一年都比今年发生核战的概率降低。比如说全球核武库削减、改进核武器稳定性、禁止单身狗操作核武器、促成大国间友好对话。假定我们非常非常努力,所以每年都让发生核战的可能性降低了20%,那么根据他们的一系列计算,就可以得出另外一个不同的结论:

 

第一排的结果显示,未来N年内发生核战的概率,神奇地在4.89%收敛了!低于5%依然可以认为是一个小概率事件,真是令人喜极而泣的吉祥话。

然而另外三排数据,就是大家每年不那么努力去阻止核战发生的情况了。看来懒人们的未来似乎不是那么乐观。

但愿我们生活在第一排的世界吧!

 

上一篇:档案 | 全国核电机组一览下一篇:核泄漏现场的“钢铁侠”

    关注我们
  • 微信公众号:
  • NuclearNet
  • 扫描二维码加关注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联系我们|网站声明|中国核网-核能领域第一垂直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