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怀念|追忆离我们远去的核科学院士

发布时间:2017-4-5 08:47    来自: 中国核网

大师远去,精神永在。值此清明之际,我们在此缅怀那些离我们远去的核科学技术领域的大师们,他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科学精神和高尚品德永远激励我们,永远值得后人学习与传承。他们是国家的脊梁,民族的骄傲,我们永远怀念他们!

 

王淦昌 院士

王淦昌(1907.5.28—1998.12.10),核物理学家。江苏省常熟县人,男,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作为我国核武器研制的主要科学技术领导人之一、核武器研究试验工作的开拓者,王淦昌在从事核武器研制期间,指导并参加了中国原子弹、氢弹研制工作。他是原子弹冷试验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指导了中国第一次地下核试验,领导并具体组织了中国第二、第三次地下核试验。主持指导的爆轰物理试验、炸药工艺、近区核爆炸探测、抗电磁干扰、抗核加固技术和激光模拟核爆炸试验等方面都取得重要成果。1964年他与苏联著名科学家巴索夫同时独立地提出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的新概念。他是中国惯性约束核聚变研究的奠基者。积极促成建立了高功率激光物理联合实验室,并一直指导惯性约束核聚变的研究。积极指导原子能研究所开展电子束泵浦氟化氢激光器等的研究。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王淦昌先生是我国实验原子核物理、宇宙射线及粒子物理研究事业的先驱者和开拓者,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在70年的科研生涯中,他始终活跃在科学前沿,孜孜以求,奋力攀登,取得了多项令世界瞩目的科学成就,成为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为后来者树立了崇高的榜样。

 

钱三强 院士

钱三强(1913.10.16 – 1992.6.28),核物理学家。1913年10月16日生于浙江绍兴,籍贯浙江湖州。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

1940年获法国国家科学博士学位。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2年6月28日逝世。

曾任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副院长、特邀顾问、数学物理学部主任,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核学会名誉理事长,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等职。在核物理研究中获多项重要成果,特别是发现重原子核三分裂、四分裂现象并对三分裂机制作了科学的解释。为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立、发展和“两弹”研制作出了突出贡献。在组织推动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的科学研究及国际合作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1985年获法国总统授予的法兰西军官级荣誉军团勋章。1999年被国家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彭桓武 院士

彭桓武(1915.10.6—2007.2.28),世界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上世纪40年代初,他与海特勒(W. Heitler)教授发展相互作用量子场论和量子跃迁理论,并应用到核碰撞产生介子的过程和宇宙线粒子物理的研究。发展宇宙线介子理论,首次成功地解释了宇宙线的能量分布和空间分布,并以作者哈密顿、海特勒、彭桓武三人姓氏缩写简称为HHP介子理论。

彭桓武院士是我国第一位在国外获得教授位置回国的理论物理学家。他领导并参加了我国核潜艇、原子弹、氢弹原理的理论研究和设计工作。他是我国核物理理论、中子物理理论以及核爆炸理论等各种理论的奠基人。他领导了中国科学院凝聚态物理组发展凝聚态物理和理论研究。同时他为了加强我国固体和统计物理、原子和分子物理、加速器等原理,做了大量的组织和研究工作。

 

王承书 院士

王承书(1912.6.26- 1994.6.18),核物理学家。1912年6月26日生于上海,籍贯湖北武昌。1934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物理系。1944年获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6月18日逝世。

曾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第二机械工业部原子能研究所研究员及605所副所长。早期从事气体分子运动论的理论研究,并有创新成果。1958年在中国开创了受控核聚变反应和等离子体物理的研究并为其发展打下基础。1961年后,改做铀同位素分离工作。解决了净化级联计算、级联的定态和动态计算等重大课题,为中国第一座铀浓缩气体扩散工厂分批启动作出重要贡献。为中国铀同位素分离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

 

何泽慧 院士

何泽慧(1914.3.5—2011.6.20),女,核物理学家。1914年生于江苏苏州,籍贯山西灵石。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40年获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大学工程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何泽慧生前是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何泽慧在德国海德堡皇家学院核物理研究所工作期间,首先发现并研究了正负电子几乎全部交换能量的弹性碰撞现象。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核化学实验室工作期间,与合作者一起首先发现并研究了铀的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上世纪50年代,与合作者一起自立更生研制成功对粒子灵敏的原子核乳胶探测器。在领导建设中子物理实验室、高山宇宙线观察站,开展高空气球、高能天体物理等多领域研究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何泽慧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六、七届全国委员,空间科学学会原常务理事

 

李正武 院士

李正武(1916.11—2013.7),核物理学家。1916年11月8日出生,浙江东阳人。193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51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研究员、名誉院长,曾任该院院长。2013年7月30日不幸病逝。

李正武长期从事核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和受控核聚变等方面的研究,取得多项重要成果。在轻原子核反应方面完成多项实验研究,对爱因斯坦质量能量转换关系作出当时最精确的直接实验测定。提出了带电粒子活化分析方法。是中国第一台高气压型质子静电加速器和第一台电子静电加速器的主要研制者之一,领导解决了若干重大关键技术问题。20世纪80年代初期领导研制成功受控核聚变实验装置“中国环流器一号”。 198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邓稼先 院士

邓稼先(1924.06.25-1986.07.29),核物理学家,安徽怀宁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50年获美国普渡大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6年7月29日逝世。

曾任核工业部第九研究院副院长、院长,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等职。1958年以来组织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对原子弹的物理过程进行了大量模拟计算和分析,从而迈开了中国独立研究设计核武器的第一步。领导完成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前的爆轰模拟试验。组织领导了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的研究,组织领导并亲自参与了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与试验工作。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在组织领导与规划中国新的核武器工作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1987年、198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4项,1986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94年获求是基金杰出科学家奖,1999年被国家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朱光亚 院士

朱光亚(1924.12.25-2011.2.26),汉族,湖北武汉人,中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吉林大学物理学创始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入选“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被誉为“中国工程科学界支柱性的科学家”、“中国科技众帅之帅”。

朱光亚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50年,获美国密执安大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1年,任中国科协主席;1994年,被选聘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并任中国工程院院长、党组书记;1996年5月,被推举为中国科协名誉主席;1999年1月,任总装备部科技委主任。

朱光亚早期主要从事核物理、原子能技术方面的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20世纪50年代末,负责并组织领导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究、设计、制造与试验工作,参与领导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制订与实施、国防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组织领导了禁核试条件下中国核武器技术持续发展研究、军备控制研究及武器装备发展战略研究等工作,为中国核科技事业和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陈达 院士

陈达(1937.7.22 -2016.7.22),1937年7月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市,1957年至1963年在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学习,1980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1年受聘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01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6年7月22在南京逝世,享年80岁。

陈达院士长期从事核科学技术研究工作,在核诊断学领域中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研究了在特定条件下各种核素的分凝规律及其关联关系,创造性地解决了裂变燃耗的测试技术难题。研究某些核材料在深度燃耗后随时间变化规律以及快速放化分离技术的基础上,创建了“增长法”诊断技术方法。创建了极端条件下诊断中子剂量的放化法。解决了在本底干扰严重、反应体系复杂情况下的放射化学诊断学的取样系数技术难题。领导并完成铀氢锆脉冲反应堆工程建设工作。先后承担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各类科研项目50余项,曾获国家发明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部委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6项,光华科技基金一等奖1项。1990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7年被中国科协授予“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

 

乔登江 院士

乔登江(1928.3.8-2015.5.8),江苏省高邮市人,两弹功臣 、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核技术应用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3年入伍。中国核爆炸理论、应用与抗核辐射加固技术研究的开创者之一。在核爆炸火球发展的过程,冲击波、光辐射、早期核辐射和核电磁脉冲的传播,以及放射性沾染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深入研究和总结。主持编写了《核爆炸效应参数手册》,为核武器防护和核效应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革命生涯中,他历任某基地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研究所副所长,基地科技委副主任兼研究所科技委主任等职,为部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贡献。乔登江1988年被授予胜利功勋荣誉章,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5年5月8日22时45分在上海病逝,享年87岁,走完了他作为一位特殊的国防战士曲折而传奇的一生。

 

林俊德 院士

林俊德(1938.3.13-2012.5.31),福建永春人,中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著名专家、总装备部某试验训练基地研究员。196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机械系。1993年晋升为少将军衔。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3年感动中国给予他的颁奖词:大漠,烽烟,马兰。平沙莽莽黄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剑河风急云片阔,将军金甲夜不脱。战士自有战士的告别,你永远不会倒下。以智殉国铸就中华民族的铜墙铁壁,至死攻坚绽放成死亡之海的马兰。

林院士将有限的生命投身到无限的科学事业中去,他是用一个战士冲锋的姿态跨越了生死之界。他的跨越是那样的壮美、壮烈。在当今浮躁的社会下,这种纯粹的精神值得学习。


值此清明之际,我们在此缅怀大师。大师垂宇宙,精神在人家。我辈应铭记大师艰苦奋斗的历程,继承大师遗志,弘扬大师精神,为中国梦核能梦而努力奋斗!

 

声明:以上内容由中国核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20年内, 造出聚变核电站下一篇:美国最大的烂尾核电站成了好莱坞大片的热门拍摄地

    关注我们
  • 微信公众号:
  • NuclearNet
  • 扫描二维码加关注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联系我们|网站声明|中国核网-核能领域第一垂直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