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让德国易北河谷被世界遗产除名的桥,道出了世遗大会的偏见

发布时间:2017-9-7 09:36 原作者:崔金泽   来自: 遗产漫记



从视线分析来看,由于易北河两岸建筑物的夹逼和河道的自然弯曲,所谓的老城天际线与郊野河岸的视线互通,只在十分狭长的一个区域(下图红色虚线)内才有可能出现,而且这个区域的绝大部分都在大桥西侧,也就是与老城相同的方向,因此根本不存在遮挡。仅仅在北岸一个微小的三角形区域(下图箭头所指黄色区域)内,视线有可能会被大桥干扰,考虑到压低的桥身和北岸高敞的地势,这种不利影响实际上也很微小。


视线分析图,可见受到大桥影响的区域在整体遗产地中所占的比重微乎其微,底图来源:UNESCO官网。


反过来,如果从古城向郊野的方向看,道理也是一样。下面请看实地效果……

从古城内著名的布吕尔舍观光台(Brühlsche Terrasse)最东端向东郊的方向看,根本看不到瓦尔德施略欣大桥。


从圣母大教堂的屋顶向东眺望,大桥仅若隐若现地露出一半(红色箭头位置)。


实地观察得出的答案是——走在德累斯顿老城易北河岸边的街道上,根本就感受不到瓦尔德施略欣大桥的存在;即便爬到圣母大教堂高达67.06米的穹顶观光平台上,也仅能隐隐绰绰地看到大桥微小的半壁……综上种种,哪个政府又会同意多花数倍纳税人的血汗钱,推翻已开工的建设方案,修一条从地下穿过易北河的隧道呢?

伴随着瓦尔德施略欣大桥的开工建设,世界遗产中心渐渐恼羞成怒,先在2006年的第30届世遗大会上将德累斯顿易北河谷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最终在2009年将其除名。这是世界遗产确立退出机制以来,全世界迄今为止唯一一个遭到除名的文化类遗产案例,处罚力度之大,简直到了歇斯底里的程度。

至此,故事就讲完了。表面上看,德国人是最大的输家……然而果真如此吗?

根据旅游部门的统计,在除名以后,2010年德累斯顿市的游客抵达人数不降反升,比上一年增长9.8%,其中外国游客增长19.9%……今天的德累斯顿充满着惊人的自信,城市中的游览介绍从不掩饰被除名的事实,相反,瓦尔德施略欣大桥还因此成为新兴的旅游景点。

这让人不禁想起曾被欧洲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一幕:2013824日,瓦尔德施略欣大桥竣工,成百上千的德累斯顿人自发来到桥上庆祝,没有抱怨,没有愤怒,在全世界面前,德累斯顿人用欢歌笑语道出了对伪善与不公的最强奚落。

萨克森自由州首相斯坦尼斯劳·提利希(Stanislaw Tillich)和德累斯顿女市长赫尔马·欧霍茨(Helma Orosz)亲自出席了剪彩仪式。在大桥上,欧霍茨市长不无动情地说:不论人们如何看待这座桥,失去世界遗产身份这件事,对我们所有人都是一种伤害。即使在大桥建成之后,德累斯顿的易北河谷仍然配得上世界遗产这个称号!

这一刻,请大胆想象,偷偷坐在电视机前观看大桥开幕式的世界遗产专家和官员们,会是什么神情?我想,必定不会是胜利者的姿态。

圣劳朗核电站对景观造成的干扰,甚至是对遗产本体造成的安全威胁,要远远高于瓦尔德施略欣大桥,然而二者的命运却迥然不同。这不仅毫无道理可言,而且与世界遗产制度的初衷背道而驰,只能用现行世界遗产体制内的深刻不客观、不公正、甚至充溢了民粹主义偏见和政治游说来解释。反观自己,或许我们也该学习德国人的自信,不要只作一名遵规守矩的好学生,而是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具有批判精神的内心,以期从根本上,推动世界文化遗产事业的持久进步。

(本文原题为《申遗热?给你讲一个绝对负能量的故事》,经作者授权转载。)


123456
上一篇:用放射源给泡椒鸡爪杀菌安全吗?下一篇:【解读】核安全法“诞生”保障环境安全和人民健康

    关注我们
  • 微信公众号:
  • NuclearNet
  • 扫描二维码加关注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联系我们|网站声明|中国核网-核能领域第一垂直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