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核磁共振的发展及原理

发布时间:2017-11-23 15:48    来自: 材料牛

一、发展简史

第一阶段:1945年到1951年,发明核磁共振法并奠定理论和实验基础的时期: Bloch(斯坦福大学,观察到水中质子的信号) Purcell(哈佛大学,观察到石蜡中质子的信号)获得了Nobel奖金。

第二阶段1951年到1960年为发展时期,其作用被化学家和生物学家所共认,解决了许多重要难题。1953年出现了第一台30MHz核磁共振谱仪;1958年及年代初又出现了60MHz,100MHz的仪器。50年代中期发展了1H-NMR19F-NMR31P-NMR

第三阶段:6070年代,NMR技术飞跃时期。脉冲Fourier变换技术,提高了灵敏度和分辨率,可常规测定13C核;双频和多频共振技术;

第四阶段:70年代后期理论和技术发展成熟。

 1200300500MHz600MHz的超导NMR谱仪;

 2、应用各种脉冲系列,在应用方面作了重要的开拓;

3、出现了2D-NMR

4、多核研究,可应用到所有磁性核;

5、出现了核磁共振成象技术等新的分支学科。

二、主要用途:

1.  结构的测定和确证,有时还可测定构型、构象

2. 化合物纯度的检查,灵敏度较薄层、纸层析高

3. 混合物分析,如主要信号不重叠,无需分离即可测定混合物的比例。

4. 质子的交换,单键的旋转,环的转化等化学变化速度的推定

1. 原子核的自旋

在所有元素的同位素中,大约有一半的原子核具有自旋运动。这些自旋的原子核是核磁共振的研究对象。自旋量子数:描述原子核自旋运动的量子数,可以为整数、半整数或0

在有机化合物组成元素中,CHON是最主要的元素。在其同位素中,12C16O无磁性,因此不发生核磁共振。1H的天然丰度较大,磁性较强,易测定,故NMR研究以前主要是针对质子进行的。13C的丰度较小,只有12C1.1%,且信号灵敏度只为质子得到1/64。故总灵敏度只有1H1/6000,较难测定。但近30年来,核磁共振仪器很大改进,能在短时间内测定13C谱,且给出的信息较多,已成为NMR的主要手段。1H, 19F,31P天然丰度较大,磁性较强,且核电荷分布为球状,最易测定。

2. 核磁共振现象

进动:具有一定磁矩m的自旋核在外磁场H0作用下,此核将因外磁场形成q角作进动运动:w为进动运动角速度,它正比于H0(外磁场强度)

自旋核在外磁场中的取向:没有外磁场时,其自旋磁距取向是混乱的。磁性核处于外磁场H0中,有(2I1)个取向。磁性核在外磁场中的的自旋可以类比于陀螺在重力场中的进动(旋进、回旋)

核磁共振的条件

产生核磁共振必须具备磁性原子核、外磁场、射频磁场三个前提,且满足射频磁场的频率等于自旋核的进动频率,才发生共振,由低能态向高能态跃迁。

核磁共振现象:

在外磁场H0垂直方向施加一旋转磁场H1于进动核,若H1的旋转频率同核的旋转进动频率值相等时,进动核可从H1吸收能量,由低能态向高能态跃迁即为核磁共振。


12下一页
上一篇:未来核能的应用将打造全绿色电动车将成为可能下一篇:人工智能识别核反应堆裂痕,确保核电站安全

    关注我们
  • 微信公众号:
  • NuclearNet
  • 扫描二维码加关注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联系我们|网站声明|中国核网-核能领域第一垂直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