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核磁共振的发展及原理

发布时间:2017-11-23 15:48    来自: 材料牛



3. 饱和及弛豫

低能态核比高能态核只多0.001%。因此低能态核总是比高能态核多一些,因为这样一点过剩,所以能观察到电磁波的吸收。 如果核连续吸收电磁波,原过剩的低能态就逐渐减少,吸收信号的强度就会减弱,最终完全消失,这个现象就称饱和。出现饱和时,两种自旋状态的核数目完全相同。在外部磁场中,低能态的核一般比高能态的核多一些,吸收电磁波能量而迁移到高能态的核会经各种机制放出能量,而回到原低能态,这种过程称弛豫。

4. 屏蔽效应-化学位移

理想状况时的共振

对于孤立的、裸露的核,ΔE =(h/2π) γ·H

在一定H0下,一种核只有唯一的ΔE

ΔE = E = hν

只有唯一频率ν的吸收

H0=2.3500T时,1H的吸收频率为100 MHz13C的吸收频率为25.2 MHz

真实的核:屏蔽现象

核外有电子(不是孤立、不是裸露)
化合物中:原子间结合(作用)不同,如化学键、氢键、静电作用、分子间力
设想:在H0=2.3500 T,由于核外电子的屏蔽,在核的位置,真实的磁场比2.3500 T略小
共振频率,比100 MHz略高
高多少?对1H010, 13C0250

氢原子核的外面有电子,它们对磁场的磁力线有排斥作用。对原子核来讲,周围的电子起了屏蔽(Shielding)效应。核周围的电子云密度越大,屏蔽效应就越大,要相应增加磁场强度才能使之发生共振。核周围的电子云密度是受所连基团的影响,故不同化学环境的核,它们所受的屏蔽作用各不相同,它们的核磁共振信号亦就出现在不同的地方。

如果用60MHz100MHz的仪器测定,一般有机化合物质子产生核磁共振的电磁波频率范围为1000Hz1700Hz。在测定结构时,需要测定正确的共振频率,常常需要几个Hz的准确度,一般都以适当的化合物为标准来测定相对频率。标准化合物的共振频率与某一个质子共振频率之差叫做化学位移。

5. H核磁共振谱图的信息

信号的数目:   分子中有多少种不同类型的质子

信号的位置:   每种质子的电子环境,化学位移

信号的强度:   每种质子的比数或个数

:    邻近有多少个不同的质子

常见类型的有机化合物的化学位移

6. 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

诱导效应

共轭效应

共轭效应通过π电子的位移而导致对质子屏蔽的较弱或增强

各向异性效应

验发现邻近pi-电子的H的化学位移的变化很大,难以用电负性来解释,如

④H键效应

ROHRNH20.5-5ArOH4-7,变化范围大,影响因素多;氢键作用随温度、溶剂、浓度变化显著,可以了解与氢键有关的结构及其变化

溶剂效应

苯与 DMF形成了复合物。苯环的 p 电子云吸引DMF正电一端,排斥负电一端。α甲基正好处于屏蔽区,共振向高场移动;而β甲基处于去屏蔽区,共振吸收向低场移动,结果是两个吸收峰位置发生互换。

 

12
上一篇:未来核能的应用将打造全绿色电动车将成为可能下一篇:人工智能识别核反应堆裂痕,确保核电站安全

    关注我们
  • 微信公众号:
  • NuclearNet
  • 扫描二维码加关注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联系我们|网站声明|中国核网-核能领域第一垂直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