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的董占发。 中广核供图 深圳晚报讯 (记者 欧阳维桑 通讯员 唐学良 黄有槽) 安全壳是核电站最核心、最重要的建构筑物,是防止放射性物质外溢的第三道实体屏障。今年51岁的董占发是中国广核集团工程公司设计院土建所副总工、华龙一号副总设计师,他用近10万个小时的精心钻研,带领团队成功打破国外技术壁垒,让我国自主研发的核电厂抵抗大型飞机撞击技术从一片空白到居于世界前列。 核岛土建自主设计第一人 在董占发参加工作后长达17年的时间里,国内尚没有自主设计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安全壳的成熟经验。自主设计出更安全、更经济、可建造性更强的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安全壳,成了董占发深埋心底的梦想。 2006年,董占发的梦想在宁德项目生根发芽。董占发经过深入研究,带领团队提交了《自主设计宁德项目核岛土建施工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并随后展开自主设计,成为中广核核岛土建自主设计第一人。 董占发及其团队一头扎进浩瀚的图纸“海洋”,8800多张设计图纸,海量的计算报告和接口文件,规范体系变化、现场施工进度压力及人力缺口等,一系列的挑战都在等待他们克服。往后的1000多个日日夜夜里,他们拼尽全力,终于成功自主设计出核岛土建施工图。 攻克安全壳土建设计难题 2010年,董占发就任华龙一号副总设计师,核电华龙一号双层安全壳设计成为其主攻的尖端课题之一。华龙一号双层安全壳需采用国际最新的安全标准进行设计,为满足苛刻的安全要求和较好的厂址适应性,安全壳的土建设计变得至关重要,“一定要攻克安全壳土建设计的难题,就是个铁棒,也要把它磨成绣花针,为咱们华龙一号打造好钢筋铁骨。” 经过深入研究,董占发及其团队就该课题进行了系列成功的研发:如设置双层安全壳来抵抗飞机撞击,使内壳及内部结构不直接受飞机撞击影响;通过加厚构件厚度来抵抗飞机穿透、碎甲等局部物理破坏以及过大的变形破坏;通过实体隔离、合理设置放火分区避免火灾对电厂安全的影响等。 2014年,该课题研究完成,并于次年通过审查。这一系列研究成果,给华龙一号堆型多上了几道“安全保险”。中广核成功打破国外技术壁垒,成为国内首个具有核电厂防大型飞机撞击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及自主设计能力,并制定出技术标准的企业。 不仅如此,华龙一号双层安全壳的成功设计,还使得华龙一号堆型核电厂的安全性、经济性更强。据测算,华龙一号机型核电厂可抵抗5倍波音737或空客320飞机重量的撞击,这在国际上属于先进水平。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