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年前的今天,一场毁灭性的海啸席卷了日本东北部海岸,引发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以来最严重的核灾难。海浪越过10米高的海堤,破坏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电力,导致冷却剂系统失效,一半堆芯处于过热状态,进而熔穿了主容器钢。接下来的几天,氢气爆炸破坏了三个反应堆的建筑,放射性物质释放到空气中。受污染的空气迫使大约16万居民从家乡撤离。
不断加强核安全自福岛事故发生以来,OECD/NEA成员国一直在总结经验教训,他们继续采取适当措施,以维持和提高其核电厂的安全水平。因此,自事故以来,核电厂的安全水平较之前更高了。核电安全是运营商的首要责任,而确保运营商不断改善和提高核电安全是监管[详细] |
安全改进的有效实施NEA成员国从福岛事故中吸取的经验教训大同小异,然而在防止、缓解可能的工况目标上却各有不同。首先,各成员国具有其独特的自然条件,尤其在考虑其极端自然工况时,各成员国具有不同的监管要求;其次,各成员国为不断提高核电厂安全[详细] |
利用运行经验与风险预知福岛事故,特别是其事故期间所观测到的主要始发事件及工况的相关经验教训已在国际上广为传播。该事故并未显示任何未知的始发事件,事故序列及事故后果,然而其始发事件的叠加与严重性及福岛三个不同机组所发生的事故演化情况均前所[详细] | ||
![]() |
![]() |
![]() |
加强监管体制********体制正在进一步加强以提高管理体制和更新法律法规,包括通过加强监管机构的独立性。监管独立性是其根本性原则,主要指监管机构与其他关于核能发展及使用机构或组织的相互独立性。在吸取福岛事故的教训上,有些成员[详细] |
基于安全研究的长期认识过程正如三里岛与切尔诺贝利事故,对于监管机构与运营商,福岛事故经验教训的贯彻和相关研究将会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尽管短期的,首要的经验教训已经得到解决,然而我们的认识将随着福岛第一核电站的退役不断加强。例如,福岛事故相关研究为[详细] |
安全基本因素:人因从设计、建造、运行到对预计事件、事故的响应,人为和组织因素、安全文化对整个核安全都是至关重要的。核电运营及监管机构都认为这些是福岛事故后期评估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人为因素(人因)对整个纵深防御概念具有相当大的[详细] | ||
![]() |
![]() |
![]() |
应急管理和资源长期保障福岛事故揭示了进行大型事故的后续处理所面临的挑战。随着时间的推移,辐射以及社会后果变得越来越明显,而决策责任也从中央政府转移到区域和地方政府,再到相关民众。这种复杂事件的解决需考虑并纳入国家计划。再者,处理福岛事故[详细] |
加强股东参与和公众沟通当地政府、相关产业、非政府组织、政府官员以及公众都是此次事故的利益相关者,在决策制定时将其考虑在内,可有效提高决策可行度、合理性、持续性,提高最终监管质量。此外,在没有发生事故的时候,前瞻性的定期与群众沟通能有效提高[详细] |
国家合作:不断加强核安全国际合作为监管者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一起分享和分析数据以及经验,以达到共识。通过这样改善各自国家的监管过程或方法。国际合作也使同行监管机构保持警惕,确保核电厂安全,避免因为福岛核事故做了贡献而自满。NEA成员国的监[详细] | ||
![]() |
![]() |
![]() |
福岛事故前,核电仅次于火电,占日本电力供应的31.3%,当时日本共有54座商业核电站,目前只有四座在运行。关于今后的能源政策,特别是核电站的存废,各方意见严重分歧,日本面临两难选择。尽管日本民间反核声音强烈,但日本能源短缺、水电无空间、化石污染严重、可再生能源供给不足,选择有限。因此,核能依然是未来日本能源发展趋势,日本政府已经设立了到2030年运行35座核电站的目标。但是无论是技术难题还是日本公众发起的法律诉讼,都在挑战日本核电复兴之路。
![]() |
![]() |
![]() |
全球核电正在逐渐走出日本福岛核事故的阴影,进入重启阶段。其中,中国引领了这一波的建设风潮,在建核电机组世界第一。2015年为世界核电重启元年,也是中国核电重启元年,该年全球核电并网机组10台,其中8台来自中国,新开工8台机组,其中6台来自中国,截至福岛事故5周年之际,全球在运核电机组442台,在建核电机组66台。纵观福岛核事故五年来世界核电发展可以发现,这次事故放慢了全球核电发展的节奏,却未像切尔诺贝利事故那样转变了核电发展的趋势。虽然事故后的处理工作要持续几十年,而且放射性污水问题不时成为关注的焦点,但事故本身对整个核电行业的负面影响已经逐步消除。
中国核网 版权所有 核资讯 核知识 核信息 核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