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中国原子能院:建设新一代放射性束装置

发布时间:2016-5-17 09:59    来自: 中国核电信息网

56日,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和北京大学共同提出,建造北京在线同位素分离丰中子束流装置(北京ISOL,又称BISOL,以使我国在核物理基础研究和先进核能材料研发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放射性核束物理是国际核物理研究的前沿,其中原子核稳定性边界和超重元素合成等关键科学问题的突破将对整个自然科学产生重大影响。”原子能院副院长柳卫平表示,这些研究都需要高强度的极端丰中子核束,而目前国际上已建成和计划建造的大型核科学装置都无法产生这样的束流。

  他介绍说,产生放射性核束的途径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线同位素分离法(ISOL),另一种是入射粒子破裂法(PF)。“但二者都有‘天花板’,前者只适于产生寿命较长的不稳定核素,后者束流品质有限、极端丰中子核束强度较低。”

  突破这个“天花板”的革命性思路是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而目前国际上还没有ISOLPF结合型的装置建成。

  BISOL将采用反应堆与强流氘离子加速器双源驱动,用ISOLPF相结合的创新方法产生高强度的丰中子核束,其束流强度比现有和在建的国际最先进的装置提高两个量级,还可以产生与国际聚变材料辐照装置(IFMIF)接近的聚变能量中子束流,可将国内外核科学研究的诸多方面首次推进到迄今尚未达到的前沿。

  另外,BISOL利用中国先进研究堆(CARR),可以在支撑BISOL开展核物理研究与核能材料辐照测评的同时,同步提供热中子束流开展多种应用研究,例如中子散射研究、中子活化分析及核药物制备等。

  “在2025年左右建成后,预计每年提供束流时间可达8000小时,提供百余个基础和应用实验,吸引国内外用户千人以上。”柳卫平表示,BISOL将成为向国内外全面开放的世界级大型核科学平台,吸引国内外最优秀的团队前来开展基础前沿和重大应用研究。

  据悉,BISOL的建设内容已列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长期规划,并将作为“十三五”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候选项目提交国家主管部门审议。

上一篇:解决核废料回收问题 俄罗斯科学家已接近目标下一篇:核电用钢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推荐阅读
中核二三领导班子调整
中核二三领导班子调整
8月22日,中核二三召开干部任职宣布大会,公司党委书
辛安核电项目有进展
辛安核电项目有进展
8月15日,烟台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山东海阳辛安核电
定了!中国华能迎新任总经理!
定了!中国华能迎新任总经理!
2024年8月19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召开领导班子(
国常会核准5个核电项目,合计11台机组,拉动千亿级投资!
国常会核准5个核电项目,合计11台机组,拉
国务院总理李强8月1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
中核集团人事密集调整!涉及江苏核电等!
中核集团人事密集调整!涉及江苏核电等!
宋克祥任中核医疗产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中广核新能源江西分公司原总经理邓东被查!
中广核新能源江西分公司原总经理邓东被查!
8月12日,“廉洁南昌”发布消息称,中国广核新能源控
精彩图片
  • 中核二三领导班子调整
  • 辛安核电项目有进展
  • 定了!中国华能迎新任总经理!
  • 国常会核准5个核电项目,合计11台机组,拉动千亿级投资!
    关注我们
  • 微信公众号:
  • NuclearNet
  • 扫描二维码加关注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联系我们|网站声明|中国核网-核能领域第一垂直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