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65版《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在北京发布。据披露的数据,2015年全球一次能源需求仅增长1%,增幅远低于近10年期1.9%平均增幅。中国能源消费增幅同样创下近20年最低增幅,仅为1.5%,但仍是全球最大的能源增长市场。 全球能源需求增长乏力,与全球经济持续疲软有关。中国能源消费增长缓慢,是因中国正从工业性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尽管如此,核能的增长是其中新的亮点。据悉,全球核能发电量增长1.3%,主要源于中国28.9%的贡献。 核电是一种清洁、高效、优质的现代高效新能源,在全球普遍推行环保、新能源经济下,发展核电是符合当下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共同诉求的。国内核电行业发展迅速,和高铁等高端装备产业一样,已经成为了中国外交的名片之一。 核电市场潜在需求巨大 当前核电发电量、装机量在全国的占比较低,发电量占全国只有3%,装机量也只有2%左右。而在全球电力供应比例中,核电供应比例一直较高,如美国超过了30%,法国则达到70%。 按照中国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目标,到2020年,中国大陆运行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左右。即便完成目标,其所占比例仍较小,因此,核电行业发展空间极大。 今年,中核工业下属的中核新能源公司已奔赴陕西推进核电厂选址工作,今年年底前完成厂址普选。这意味着内陆第一座核电站在2016年已获得批准,而在“十二五”期间,政策文件明确不安排内陆核电项目。 内陆经济地区发展迅速,未来电力供需缺口增大,发展核电对市场需求、环保环境都极为有利,内陆核电发展将迎来全面解冻期。 此外,从发电结构来看,核电尽管增长迅速,事实上所占比例极低,火电仍然占据了市场的大部分份额。2014年时火电占全国发电量的比例超过了七成,而同年核电占全国发电量的比重只有2.28%,比上一年提高了0.2个百分点,未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014年全国全口径发电量结构分析(单位:%)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除了国内市场供给缺口较大,国外市场也将是核电行业下一步发展的重要方向。我国核电在国际市场的品牌影响力日益提高,未来或将进一步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并将在自主知识产权核电技术研发和管理方面加大力度,不断拓展海外市场,打响国内核电品牌。 核电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一片向好。在政策的影响下,核电行业国内需求量将再次得以增长,同时海外市场也将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不久的将来核电行业或迎来全面爆发,相关企业将迎来重要的发展契机。 核电在海内外市场发展迅速 秦山核电站开启了我国大陆核电的篇章,但在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后产业建设陷入僵局,随着去年多个沿海核电项目的启动与技术应用的突破,表明着我国的核电建设正逐渐重回高峰。我国核电在海内外市场均以较快的速度发展,销售收入在逐年增长,而且从未发生过二级以上的事故意外。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6-2021年中国核电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1年核电行业销售收入达306.35亿元,自2009年以来首次突破300亿元,同比增长高达16.87%,之后2012年至2014年间按年同比增长率保持在两位数以上,到了2014年,行业实现销售收入456.71亿元,同比增长19.30%,增幅进一步扩大。 2009-2014年核电行业销售收入及增长率变化趋势图(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与此同时,核电发电量也在逐年提高。根据上述报告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核电发电量达692.1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只有1.20%,到2014年,核电发电量增长至1262亿千瓦时,增速为13.18%。从2011年后,核电发电量增速同样保持在两位数以上。 2008-2014年中国核电发电量增长情况(单位:亿千瓦时,%)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在海外市场方面,受益于国家领导积极推广,与30个国家签订了双边核能合作协定,进一步打响了品牌,在国外斩获了不俗的成绩。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