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加签署核能合作协议 9月22日,加拿大SNC兰万灵公司当天与中国核工业集团(CNNC)、上海电气集团正式签署合作协议,两国企业将共同投资、研发、设计并推广加拿大的先进燃料坎杜重水反应堆(AFCR),并在中国和加拿大分别建一个开发核能新技术的研发中心。 2. 红沿河机组进入商业运行 2016年9月19日,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4号机组完成所有调试工作,具备商业运营条件,开始进行上网电量的统计。至止,红沿河一期四台机组工程建设全面完成,国产化率逾75%。作为我国东北第一座核电站及最大的能源投资项目,红沿河核电一期工程全面建成对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调整东北地区能源结构、促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和我国核电装备制造业及核电产业链发展、培养核电人才等诸多方面均具有积极作用和深远意义。 3. 巴黎气候变化协议接近生效门槛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表示,巴西、阿根廷、墨西哥、泰国等31个国家的代表在联合国大会厅依次将巴黎协议批准书交到潘基文手中, 使国家总数达到60个(超过55个),协定生效的两个门槛已经有一个达到了。今年晚些时候预计到达第二个门槛——那些占据全球排放量的55%的国家批准后。现在已有60个国家交存批准书,这些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总排放量的47.5%,现只需交存国的总排放量达到55%就能达到协定生效标准。 核能将在许多国家减排计划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世界核协会总干事Agneta上周表示如果在建造一个额外的1000GWe的核电容量后,核工业可以满足2050年全球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的同时确保气候目标也可以实现。 4. 立陶宛伊格纳利纳核电站乏燃料储存设施获得操作许可 伊格纳利纳核电站 立陶宛国家核安全检查局宣布:立陶宛的伊格纳利纳核电站退役取得重要成果,用于乏燃料储存的设施取得操作许可。该项目被称为ISFSF B1项目。ISFSF B1项目位于维萨基纳斯区。 ISFSF B1项目的第一步就是对十个用于装乏燃料的桶进行热试。在热试中,新设计的桶内将装入乏燃料运往ISFSF,当热试成功后,该项目将正式开始实施。届时,核电站所有的乏燃料将会在2022年底前运送至维萨基纳斯区,所有核电站使用的乏燃料将被储存在专门设计的Constor RBMK1500 / M2桶内。每个满载桶重达118吨,约190个桶与大约16000根燃料棒将被存储在该设施中存放50年。 伊格纳利纳核电站的反应堆与曾发生核泄漏事故的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反应堆属同一类型,欧盟认为该核电站的两个反应堆存在安全隐患,要求立陶宛将其关闭。为了加入欧盟,立陶宛不得不在签署入盟协议时作出让步。立陶宛在2004年年底前关闭一号反应堆,2009年年底前关闭二号反应堆。 5. 全球核电标准统一化 “为核反应堆的设计引入标准评价非常重要,这将有效提高核电项目的效率和成本效益”日立GE核能事务监管的高级副总裁杰里·赫德在上周伦敦举行的世界核协会第41届研讨会上提出。他概述这样做可以给核电站整个运行过程带来多个好处: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打破技术垄断,设计更加先进的核反应堆,提升核电安全,保证全球稳定的核电供应以及更高效的核电生命周期。 6. 核电重启对日本的能源政策十分重要 国际能源结构承认在日本,核电重启对能源政策十分重要,但是指出,核电重启的首要条件是达到最高等级的安全,此外,还要获得日本民众对核电的支持。 自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核事故,导致放射性物质持续外泄,日本所有的核电站停止运作,并制定了更严格的核电站安全标准。日本核电站的关闭带来的是全国30%的电力供应缺口,这不得不靠进口昂贵的化石燃料代替,由此带来的还有电价的上涨,二氧化碳的排放。 重振核工业对日本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迄今为止,日本已经有五座核电站获得批准重启,尽管其中的两座由于立法问题还没完全重启,此外,还有20座核反应堆正在申请重启。 7. 核电运行市场研讨会寻求核电发展积极因素 在上周世界核协会的年会举办期间,一场有关核电经济和核电项目的融资,核电市场运行的高级研讨会举行。参与者表示,全球范围内一些国家在进行新的核电投资,而一些国家却不得不被迫关闭一些现有的反应堆。 目前,核能在欧洲市场份额的下降,核电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一些核电运营商不得不提前关闭部分核电站。这种现场的产生一部分来自于电力市场的调控,讨论会上提出欧洲需要一个全面综合的能源政策,此外国家政治上的鼓励也非常必要,像中国、俄罗斯、韩国、甚至于福岛核事故后的日本,政府一直在积极鼓励发展核电。 8. 匈牙利PaksII核电机组有望在“数周内”获批 匈牙利PaksII核电机组政府专员在上周表示,欧盟委员会预计将在几周内对匈牙利保克什建造两座核反应堆的计划做出决定。匈牙利的核安全监管机构提交给欧盟委员会的厂址许可证将于10月月底到期。 2014年早些时候签订的政府间协议规定,俄罗斯企业与其国际分包商为Paks项目供应两台VVER-1200反应堆机组,并为该项目提供高达100亿欧元(约合105亿美元)的贷款,占该项目融资总额的80%。目前,Paks核电站共有四台俄罗斯供应的VVER-440压水堆机组,分别于1982年至1987年期间陆续投入运营。这些机组进行升级改造后,单台功率由最初的440兆瓦升至500-510兆瓦。 一旦厂址许可证签发,就可以着手准备建造许可证的申请。预计Paks 5号机组将于2018年开工建设,建设周期约为6年,2023年年底或2024年年初并网发电。5号机组与6号机组预计分别于2025年、2026年投入商运。 9. 西屋AP1000全球建造前景乐观 两台西屋AP1000s核电机组有可能在一年内启动,在中国三门的反应堆的热试将在下月完成,预计三门核电站预计将在今年年底前装料。 目前,第二台AP1000核电机组的热试也正在海阳1号核电机组上进行。中国将很快有4台核电机组并入电网。 西屋电气的全球影响力使它能够在中国,美国,印度和英国之间交流和共享项目经验。借鉴中国AP1000项目中获得的经验,美国也正在建造自己的AP1000s,最近通过了一项重要的里程碑—反应堆压力容器的安装,预计工程将落后中国2年。在英国,AP1000的设计已接近尾声。在印度, AP1000的建设前景十分广阔:“目前印度政府,尤其是总理莫迪已经做出承诺,印度将新建核电站”。会看到未来印度将有六台AP1000s机组的建设。 10.哈萨克斯坦的核燃料供应之梦 哈萨克斯坦原子能主席Askar Zhumagaliyev和乌克兰能源和煤炭工业部部长Igor Nasalik举行了在未来核能领域的第二次合作会议。哈萨克斯坦是世界上最大的铀生产国,拥有世界12%的铀资源。乌克兰铀资源相对较为丰富,核能工业较为发达,不仅具有独立建造核电站的能力,而且还有着30多年运营核电站的经验,只是目前缺乏核燃料的加工能力。因此哈萨克斯坦和乌克兰的合作主要集中在核燃料的生产。 此外,Zhumagaliyev七月会见了中国中信集团的负责人,双方讨论了核能方面的合作,包括一个用于哈铀矿的开发和在哈萨克斯坦建立核燃料工厂。本月初,哈萨克斯坦和中国企业签署了核燃料芯块的供应协议。根据协议,哈萨克斯坦将在2016-2018为中国民用核设施提供180吨核燃料芯块。 11. 前布拉德韦尔核电站核燃料水池成功去污 镁诺克斯公司日前宣布在英国埃塞克斯前布拉德韦尔核电站用于核燃料储存的水池去污成功。 在核电站工作期间,该水池用来暂时储存和冷却核燃料。从2012年对水池进行抽干,对基础设施和相关建筑的净化一直到今年才完成对水池的去污工作。 位于布拉德韦尔的两座125兆瓦的镁诺克斯型反应堆的退役工作一直在进行中。核电站在服役40年后于2002年关闭。其所有核燃料于2005年转移出反应堆,汽轮机厂房于2011年拆卸,在最后清理场址之前,余下的反应堆厂房和蒸汽发生器厂房将保持长期贮存状态,等待残留物的放射性逐步衰减。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