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在跌跌不休的商品市场中,全球铀价并没有像石油、铁矿石和等其他金属一样出现大幅下跌。一些市场分析师对2016年的铀价进行了预测,认为未来铀价将蓄势待发,然而,事实情况却没有预测的那么乐观。 全球在建核反应堆的数量(62,wna)是自上世纪80年代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以来出现的新高。核电基本上是无碳排放量,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是许多国家能源方案的首选。然而,铀的价格却一直低迷。在现货市场上每磅价格在30美元以下,这一价格不利于刺激铀的生产。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福岛核事故重挫了全球铀价 铀价的变动经历了三个时期: 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底,军方需求期; 上世纪70年代,民用核电繁荣时期; 上世纪80年代直至2003年,铀价进入第三阶段(10-15美元/磅) 自1988起,铀矿开始出现商业库存,在20世纪80年代的核发展的脚步放缓进一步导致了铀价格的降低。 2011年福岛核事故发生后,全球对铀的需求比预期的要少,与德国反应堆提前关闭,日本核电重启的延迟有关。西欧和北美的新反应堆订单也比预期的要低,现实情况是目前对铀的总体需求水平不止削弱一点点。中国购买了大量的铀(每年高达15000吨的)在俄罗斯国内的核计划已经步入正轨,Rosatom仍有很多企业出口订单。一些国家反应堆的关闭显然是导致铀需求缩减一个因素,但不至于出现现在的需求病态。 铀库存的剩余,是铀市场低迷的驱动原因 跟第三阶段铀价相比,未来的整体需求前景是好的。然而,库存水平实际上是在上升,而不是下降。铀价格也未必会有显著上涨。 贸易统计数据更明显:中国继续累积库存,美国和欧盟的公用事业也(在公开可用的信息的基础上)在最近一段时间进行库存建设。在过去的几年里,日本一直在加倍储存,尽管在福岛核事故后储存的速度放慢了。甚至连铀生产商也在参与对铀的库存。Cameco公司已经建立了相当大的存储量(超过一年的销售)。最终导致库存占主导地位的市场。其他铀主要生产国也是类似的情况。 铀生产的水平是真正的问题。铀矿地质稀缺,难开采,因此可能是非常昂贵的。现实是有点不同。铀是相对丰富的,从主机矿物分开并不是很困难,所以我们应该期望它是比较便宜的。 虽然外界看来很多原因导致铀价低迷,但是从长期历史价格来看,除了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和2005年到2008年出现的两次高峰外,铀的价格一直想当稳定。这跟市场大上多数商品过去的70年中经常出现的起伏恰恰爱相反。 供需关系的改变 自从2013西方国家跟俄罗斯签订铀浓缩相关协议,铀的需求不再那么紧张。此外,近年来铀的提取技术在不断改进:萃取技术的提高,离心机技术取代以前的气体扩散,使得浓缩铀生产成本降低。 目前,对铀需求最大的是中国,除此之外,铀的前景并不如期望中的那样好。主要核电国日本核反应堆的重启受到法庭的干预。核电大国美国也出现同样的问题。据以前的预测,美国几乎所有核电站将运行长达60年。如今,核电在美国处于竞争劣势,大批核电机组提前退役。大的铀买家如Exelon和Entergy并不能确定未来5至10年有多少反应堆新建。 因此,总的来说,在过去的10年里,铀的潜在需求基本保持不变而铀的产量已经上升了一半。大量的次生铀进入市场,铀库存水平大幅上升。市场显然处于被动状态。面对大量库存对市场的冲击,市场唯一的反应就是降低生产量和价格。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