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在反应堆停堆后会继续产生热量,这些热量如果不能及时排出,便会造成堆型熔毁,最终引发严重事故。在2011年福岛核事故中,受地震影响,核反应堆正常停堆,此时应急柴油机电源启动,但是由于地震引发的海啸淹没了反应堆厂房和相应设施造成全厂的断电,最终不能及时给反应堆供水,反应堆内的堆芯温度过高引发爆炸。福岛危机,给全球核电站设计者们敲响了沉重的警钟—单一的电源供水系统不足以保证核电厂的安全。 由中央电视台和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联合推出的大型系列纪录片《中国建设者》第五集:解密核电中详细记录了中国完全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核电—华龙一号从设计、研发、施工到管理,整个系统都在尽其所能地保障它的安全运行。下面我们就一起了解下中国的核电站设计者们怎样从设计上来预防核电站电源失效。 为预防核电断电的发生,华龙一号的设计者们设计了“三保险”来保证核电系统的安全运行。 三列独立供水系统 在设计过程中设置了三个独立的安全厂房,在这三个安全厂房内有保证堆芯处于次临界和冷却的专设安全系统,这三列安全系统之间有坚固的实体墙隔离,一旦发生事故,当其中一列发生供电故障时,另外还有两列能够保证冷却水的注入,继续保证堆芯的安全。 五台柴油机供应电源 在核电设计中,不论厂外电源如何保障,核电厂必须配备厂内动力源。应急柴油发电机被布置在特定的厂房内,这些厂房可以抵御洪水、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可以经受飞机坠落,并受到安全保卫。同时电源设备本身也要求是抗震的1E级设备。厂内应急电源的作用主要是供电给与核安全相关的电气设备。华龙一号设计者在核电站周围为反应堆配备了五台柴油机供应电源。 终极安全保障—应急补水箱 当全厂电源供应发生故障都不能发电是该怎么办呢?设计者们在核岛安全壳的顶部设计了终极安全保障,那就是在安全壳的顶部增加了一个可以装载3000方水源的水箱,当核电厂内外部电源全部断电时,依然能依靠重力对堆芯进行冷却降温。 这为工作人员赢得了72h的维修时间,这一时间足够工作人员来维修和恢复核电站的运行。 在三层保险下,核电站的冷却水得以保障。似乎所有极致危险都排除了,核电站似乎可以安枕无忧了,其实,这才刚刚开始,一个核电站的安全运行远不止设备安全。安全无小事,安全理念也没有极限。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