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环保新闻引起大家的强烈反响。有院士呼吁我国应该加快核废料的处理能力建设,直言我国现在的核废料处理能力甚至还不如印度。 由于我国现在加快了建设核电站的步伐,所以预计到2020年我国将积累高达1万吨的核废料。虽然在这1万吨核废料中,大部分都是中低放射性的核废料,但是出于安全考虑仍然需要严格按照高标准来进行处理。 核废料都是会产生放射性的物质,一般的处理方法就是密封深埋,让其放射性自然衰减。这个过程长达数百年。而且即使把核废料深埋,它的放射性仍然会产生相当的热量。所以还需要通过水冷的方式进行冷却,否则还会造成核泄漏。 有人会说为什么不埋在深海呢,海里没有人而且还有海水进行冷却。这种方法是不可行的,因为过高的压力,以及海水的侵蚀会破坏核废料的密封结构,造成严重的和泄漏。因此不得不把核废料埋在陆地上。 咱们来看看咱们国家哪里适合埋这种“脏东西”。 在地理分界线——黑河腾冲线以东,是我国的人口密集区。谁如果提出把核废料埋在这些地方,估计得被人们的口水淹死。 那么埋在西南地区可以吗?还记得汶川地震吗。我国的西南地区虽然多山地,雨水充沛适合掩埋核废料。但是这些地区(包括青藏高原)也是地震多发带,一旦地震造成核废料泄漏,放射性物质沿着地下水网渗透整个地层,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目前我国最大的核废料处理基地就在大西北的甘肃沙漠腹地。人烟稀少,地质条件稳定。但是偏偏降雨稀少,缺乏足够的冷却用水,这直接制约了核废料处理基地的规模。 所以我的同胞们,我们中国的地理条件严重限制了我们对核废料的处理能力。但是核电站又不得不建,那么这些核废料怎么办呢? 有朋友会说,可以拉到外国去处理吗?基于《核不扩散条约》的限制,即使有其他国家愿意帮助我们处理核废料,我们也会面临很大的掣肘。 所以,处理核废料真是难啊!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